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双鸭山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2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我市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砥砺奋进、亮点纷呈的一年。
B: 进入中学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以来始终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C: 通过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D: 我们中学生只有缺乏格物致知的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2、下面各句的诵读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又围绕“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B: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C: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六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概,写的也是实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C: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D: 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 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与亮情好密(日:每天)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以:因此)
B: 欲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病终(寻:不久)
C: 死,死国可乎(等:同样) 吴广爱人(素:向来)
D: 向所志(寻:寻找) 此天所以资将军(殆:大概)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 引人入胜。
B: 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的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C: 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D: 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 , 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8、下列划线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B: 愿为鞍马 市:市场
C: 徐以杓酌油之 沥:下滴
D: 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9、

下列的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责(jí) 待(nüè) 深痛疾(è)
B: 禁(kù) 赠(kuì) 污(suì) 诚诚恐(huáng)
C: 不(xùn) 黑(yǒu) 热(chì) 首低眉(hàn)
D: 留(zhì) 折 (jǐ) 徘(huí) 长短叹(yū)
10、依据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藤野先生不讲究,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B: 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可以形成无比强大的力量。)
C: 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惊鸿”般地飞了回去!(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D: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风光景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 1 )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2 )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 实是欲界之仙都
C: 若脱笼之鹄
D: 乃记之而去
( 2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五色交(辉映) 晓雾将(散尽)
B: 夕日欲(坠落) 沉鳞竞(跳)
C: 四俱备(季节) 未复有能其奇者(和)
D: 猿鸟鸣(此起彼伏) 古来共(赞赏,赞叹)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山水小品,仅用六十八个字,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B: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是南宋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
C: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是书信的意思。
D: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4 )翻译下列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5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 6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无价的奖赏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辨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竞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 1 )文章用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
( 2 )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空格。

拾提包——________——________

( 3 )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月色清凉如水”的作用?
( 4 )小纸条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精神品质?
(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写出你阅读本文最深的一点感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

“翻开动漫书要关上”这话的第一层含义,即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反对俗文化,但特别强调要读经典,什么才叫经典呢?圣洁的、美感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东西,使是经典。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便是经典。经典常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当然,语文教材的文章是经典,教育部规定的30部中学生必读书是经典。阅读经典,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阅读经典,是为了鼓舞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那么,什么又不叫经典呢?卡通书和动漫书大约不叫经典。当红影视明星写的书不是经典。正吵得火爆的书难成经典。而据说一读就可变得聪明成为天才考到高分,这样的书肯定不是经典。同学们却偏爱读这些书,也不能全怪同学们,社会是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快餐,道德也要速成,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贫乏、情感苍白,几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症,是癌症;词不达意、语言千瘪,终将成为同学们发展道路上跨不过的铁门槛!

所以,要读经典,要宁静而从容的阅读,要沉醉而投入的阅读。“翻开动漫书要关上”第二层含义就是,确保读书的充裕时间和安宁心境。媒体的多元和出版业的发达,有时也是坏事。我们的眼球和脑半球常常被换来换去的频道控制了,或者,是网站,是卡通动漫书,是时尚的花花绿绿的书。我们消遣,感到快捷和轻松,却也感到乏味和无聊,轻浮和浅薄。所以,打开电视还要记得关上,开机上网还要记得关上,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于是,读书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心境和氛围。我常常怀想一些境界,像叶灵风在《书斋趣味》中说的,“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像冰心女士在《寄小读者》中说的,“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在晚餐后用功”。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诗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取之,取而读之”。我自己也常常庆幸,自己少年时双手不是操作遥控和鼠标,而是翻开发黄或洁白的书页,行走在唐诗深处,融化在宋词里边,曾在《三国演义》里金戈铁马,曾在《红楼梦》中陨泪齿怀。

以上,我谈的是要读经典和宁静读书的问题。

同学们,人间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阅读经典,宁静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

(选自《诗文选粹》有删改)

( 1 )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翻开动漫书要关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 2 )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名人的话来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的理解。
( 4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四、写作(分值:60分)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一种生活。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一年中曾经的感动或感慨、曾经的悲哀或悲痛、曾经的幸福或幸运,把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情绪和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过去一学年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从“搏”、“梦”、“变”、“泪”这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