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 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C: 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D: 听说你新买了房子,改天我一定光临寒舍恭贺乔迁之喜。 |
2、 |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就节选自此书。 C: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变法斗三妖”都是《西游记》里面的故事。 D: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如千里走单骑、败走麦城、水淹七军、舌战群儒。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B: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 , 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俸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D: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轼(shì) 旗靡(mǐ) 玉帛(bó) 又何间焉(jiān) B: 臧否(fǒu) 夙夜(sù) 菲薄(fěi) 攘除(rǎng) C: 谤讥(bàng) 期年(jī) 昳丽(yì) 窥镜(kuí) D: 松柏(bǎi) 旅葵(kuí) 狐裘(qiú) 兜鍪(máo) |
5、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纯悴 尻尾 菡萏 杞人忧天 B: 奥密 殉职 褴褛 随声附和 C: 喉咙 炫耀 粗犷 怪诞不经 D: 滑稽 险躁 气概 赅人听闻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阻遏 鲜腴 无动于衷 张皇失措 B: 惶急 琐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 缅甸 推祟 销声匿迹 巧妙绝伦 D: 镂空 繁衍 相安无事 自出心裁 |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春秋》;“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中庸》。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C: 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 契诃夫与莫泊桑均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们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8、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
9、 |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 ①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则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②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 ③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则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好句子。 ④语言连贯还应当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⑤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A: ①④②⑤③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⑤④③① |
10、 | 下面是一份校园广播稿中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 ①同学们对李迪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他利用课余时间清除了班级课桌上的乱涂乱画的痕迹。事后,该班举行了主题班会。②班会上,很多同学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③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的问题。④只要我们人人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校园环境就能变得更美好。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本诗写的是早春景色,诗人抓住哪些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 2 )写出本诗的韵脚。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肉食者鄙 ________ ②神弗福也 ________ ③而齐不听 ________ ④苏秦谓齐王曰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 3 )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走后的这些天
当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当周围的世界安静屏息,睡不着的时候,我突然弄懂了一件事——所谓的生离死别,一开始也许都意识不到,直到彻底失去,永不再见,才会慢慢呈现,像树纹一样一圈一圈随年轮长进树干的里面,外人看不出,生命本身却知晓。
今天是2015年6月13日,奶奶在那冰冷的地下已毫无知觉地躺了36天。
奶奶的离去,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悟衰老与死亡。当我望着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我无法相信那个特别精致,格外讲究,坚持写日记、练大字,为儿时的我熬药、削铅笔、改作业的奶奶,就这样永远见不着了。
菲利普·罗斯曾说:“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我想,年轻时在南京穿着婚纱、烫着卷发、说着英文的奶奶,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老成后来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吃过什么药。直到80岁那年意外摔倒,才使得健步如飞的她,什么都咬得动的她,一瞬间衰老。后来,腿好后的奶奶,渐渐背驼了,听觉也不行了,曾经一心想乘飞机满世界游的奶奶,不得不蜷居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每天看着活色生香的日子离自己越来越远。到后来,她终日躺在床上,更是老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也许,人一老,就变小,不光身体变得瘦小,连精神也如此。有时候,我们一回去,奶奶便像没断奶的婴孩一样,眼巴巴地望着,怯生生地黏着,怎么也舍不得我们走。直到不得不起身离开了,奶奶便爬起来,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摇手目送我们出院门,然后开始日日掰着手指等候我们下一次的到来……
寿则多辱,路暗且长。生命到最后总会像筛子,将年轻时候的兴趣、喜好统统筛走,唯让老来的日子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无趣!
一开始奶奶是极其怕死的,但奶奶活到最后,总会念叨:“怎么还不死呢?阎王爷把我忘记了吧?”
也许,对老人而言,死亡是一点点降临的。
4月27日上午,奶奶还帮爸爸削了两个莴笋。可是等爸爸回来喊奶奶吃午饭,奶奶便已无法说话,无法直立。等我赶到时,93岁的奶奶,生命已像风中的蜡烛,只剩一点点光亮。但奶奶仍用仅剩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熬了8天9夜,才熄灭最后的火焰。
即便如此,那时候的我也极不愿相信奶奶会走。所以,当妈妈在电话里讲,奶奶好像好些了时,我深信不疑。其实,那是奶奶的回光返照。
去世那天上午,奶奶从婶婶手里抢了馍,自己一点点掰碎,往口里塞,直到最后一点点碎末,也一一抹进嘴里。婶婶怕奶奶卡住,连忙喂点牛奶,牛奶喝了大半瓶,馍却怎么也咽不下。婶婶用餐纸包走奶奶吐出的馍,难过得背过身,不忍看奶奶大口喘气的样子。
我不知道奶奶临终前遭受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只知道,在她不好的日子里,我们坐在她身边,一一握着她的手,她侧歪着头,看不见我们,也说不了话,但知道我们在,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后来等到远在他省的弟弟抱着娃娃回来,奶奶居然睁开眼睛,扯着嘴角心满意足地笑了。
次日,当街坊邻居陆续来看奶奶时,奶奶一直摆手。别人问她:“是快好了,不会死了吧!”奶奶摇头,然后别人又问:“是不会好了?”奶奶点头。
我目睹了奶奶这几年来,在死神的阴影下,一步步退让,终究退无可退的境况——当最后我给奶奶洗脸时,她的皮肤薄得像张纸,双腿瘦得只剩皮包骨,每喂几口水,就会呛得咳嗽。原来,到最后,我们连吞咽与言语的功能也要统统还回去,只剩呼吸。而最后的最后,连呼吸也停了,一个人便消失了。
但一个人的消失并不是完全的消失。为奶奶守夜时,妈妈对我说:“我脑海中你们的奶奶,是斜着嘴角笑的那个,不是脸颊塌陷、睡在棺材里的那个……”
奶奶走后,生活好似也逐渐回归正常。但总会频频梦见奶奶没有死,我到处给她找穿的,找吃的,然后,醒来,发现奶奶真的不在了——那个很会烧菜却不曾吃过一口我亲手烧的饭菜的奶奶,真的不在了。一想到这儿,便会恍若隔世般难受起来。
如果夜晚是星星的院落,思念就是落满秋叶的路,来不及打扫,又为新的红叶所覆盖。奶奶的生日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每逢她生日,我总会买上很多吃的穿的去看她。但今年的中秋,月亮还会那么圆吗?当我们吃着月饼,唱着《月亮粑粑》的时候,奶奶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吗?那一刻,会不会好想像童话里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就可看到火光里的温暖?
很舍不得奶奶走,但也不想奶奶活着受罪。也许,正如爸爸所说的:“奶奶九十多岁了,天天望着天花板过日子,还得操心儿孙的事,活着也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所以,走了好,对她是解脱!”
是啊,时间在飞逝,死亡是终点。世界是我们想象的画布,生活像不停旋转的黑洞,随时随地裹挟着我们往一切不确定的地方去。爱至尽头,梦至虚无,不如把死亡当作瑰丽的梦境,把落日看成凄美的绝景。
在时光的倒影里,我们得学会与“理想之外的不理想”握手言和。在命运面前,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没有人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至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其实,衰老与死亡,自然得就像那天上的雨云,它能让天空灰暗,也能滋润万物。所以,面对它们,既不要哭,也不要笑,要试着理解,要学会接受!
虽然总是会有那么一些时刻,某些封存的像巨浪一样扑面而来,让我们躲无可躲——就像睡着了所做的梦,没人能提前知晓,提前解密!
所以,我宁愿相信,三维之外定有那么一个空间,那儿的生命不像寒夜的冰挂,一碰就断,彼此间的情感也不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那里有爷爷,有奶奶,有所有过去的过去,百年不变,千年不换,那里的人们永远不必为生活担忧,也不用为现实焦灼……
如今,奶奶真的走了,而我将带着她的某些特征继续活着,也许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爱会在失去中一代一代不可思议地绵延!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蜷居 | 模样 | 卡住 | 咳嗽 |
“直到不得不起身离开了,奶奶便爬起来,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摇手目送我们出院门,然后开始日日掰着手指等候我们下一次的到来……”
( 5 )这篇回忆奶奶的散文写的温婉细腻,自然中有温情,朴素中有挚味,展现了作者对奶奶的深厚感情,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时间在飞逝,死亡是终点。世界是我们想象的画布,生活像不停旋转的黑洞,随时随地裹挟着我们往一切不确定的地方去。
( 6 )面对奶奶日渐衰老,作者极不愿意相信奶奶会走,即使“ 奶奶走后,生活好似也逐渐回归正常。但总会频频梦见奶奶没有死,”作者在奶奶离去后,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 7 )“也许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爱会在失去中一代一代不可思议地绵延!”此句抒情色彩浓烈,韵味悠长,联系全文,谈一谈最后一段的作用阅读小小说《主角》,完成小题。
主角
【美】安•古德里斯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②“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③“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④“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⑤“因为我的角色!”
⑥《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⑦“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
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⑧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吉。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⑨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吉(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⑩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⑪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⑫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⑬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⑭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 1 )妹妹的角色只是一只狗,在那部短话剧中并不是主角,文章为什么还要以“主角”为题呢?( 2 )妹妹的演出最后取得了成功,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她的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
作文。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记忆中的那一抹微笑,像灿烂的阳光,令你难忘,它点燃你的希望、启迪你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传递给你无穷的正能量……
请以《那微笑,给了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