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张家口市尚义县八道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阁下、先生、大人”等。
C: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玉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2、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我的歌声里,希望引起听众的共鸣。

②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_______国有资财。

③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___革命文物。

A: 贯注 侵吞 搜集
B: 灌注 鲸吞 收集
C: 贯注 鲸吞 收集
D: 灌注 侵吞 搜集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倘佯 聒噪 糟蹋 庶竭弩钝
B: 作揖 箫索 恣睢 东施效颦
C: 呕气 拮据 嗽口 一蹴而就
D: 窘迫 振奋 忐忑 歇斯底里
5、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王老师的到家来访,他很感激,恭恭敬敬地送上了一杯茶。
B: 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
C: 正值清风送爽时,那乐声穿水而来,自然令人心旷神怡
D: 刘明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 , 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长途跋涉 张皇失措 高屋建瓴 锐不可当
B: 气息奄奄 消声匿迹 巧妙绝轮 情郁于中
C: 唯妙唯肖 因地制宜 迥然不同 险象叠生
D: 未雨绸缪 穿流不息 眼花潦乱 韦编三绝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②看到果实如此的柚子树,霎时间,我心头充满了喜悦和新奇。

③这部长篇小说,形象鲜明,情节,具有史诗般的文化厚度。

④在年级课本剧汇演中,邻班同学夸张的表演让大家地笑起来。

A: 传承 丰饶 抑扬顿挫 忍俊不禁
B: 传承 丰饶 跌宕起伏 情不自禁
C: 传递 丰硕 跌宕起伏 情不自禁
D: 传递 丰硕 抑扬顿挫 忍俊不禁
8、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C: 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B: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 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打了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D: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10、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外地游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 , 只有校长有时还能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C: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 , 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 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到了基层,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①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 1 )“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 2 )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王能命将出师(真诚,恳切)
B: 睿无北伐之志(一向,向来)
C: 必有风响应者矣(看)
D: 千人廪(供给)
( 2 )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中 夜 闻 鸡 鸣 蹴 琨 觉 曰 此 非 恶 声 也 因 起 舞。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 4 )用自己的话说说针对司马睿“不给铠仗,使自招募”的做法祖逖是如何应对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寺一样的男子汉!”
③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④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⑤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⑥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⑦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蹬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
⑧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
⑨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⑩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⑪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⑫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选自《优秀千字散文选》)

( 1 )为什么说“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请联系全文分析。

( 2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跃上了父亲的船。”

( 3 )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眷恋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的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闪失。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的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到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颗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颗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颗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扭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这时候,我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 1 )根据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请概括本小说的故事情节。

( 2 )赏析下面语句。

①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②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 3 )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的作用。

( 4 )小说以“眷念那棵老柿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赢得认可的时候,找到知音的时候……感觉往往是开心的。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②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