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略微没有) 绝多生怪柏(山峰)
B: 至于夏水陵(冲上、漫上) 不以也(疾病)
C: 不见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引凄异(连接)
D: 虽乘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王命急宣(或者)
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萏hán 盖xī 聒燥 眉清目秀
B: 臜ā 鸿hú 蒸馏 金碧辉煌
C: 笑xī 眼yì 腈纶 阴谋鬼计
D: 形qí 吟shēng 匿名 莫衷一事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了,也便成了路。(比喻)
B: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
C: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 裤腰里,出去了。(借代)
D: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排比)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天下第一楼》、孙鸿的《枣儿》都是多幕话剧。
B: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自强,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C: 戏曲与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真实的、生活化的,在真实动作的基础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D: “屈原”“凄惨”“收揽”“景仰”等词语分别属于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③②⑥⑤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④③②①⑥⑤
6、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uò)泣 云(yì) (zhì)序井然 毛骨(sù)然
B: (yíng)弱 (cè)隐 (xiǎn)为人知 (huǎng)然大悟
C: (yìn)庇 琐(xiāo) 风雪(zài)途 莫(zhōng)一是
D: 抖(sǒu) 虫(zhì) 面面相(qù) 深(wù)痛疾
7、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今年“五一”,修缮一新的延安路将再次亮相,为了避免堵车,让人们更加畅快地逛街,原本设在马路两侧的道路停车泊位将全部取消。
B: 昨天的雪让西湖残荷如水彩画般美丽,小女孩一边合影,一边还张嘴有滋有味地品味雪的味道。
C: 随着顿挫抑扬的曲调,艺术家轻盈曼妙的舞姿,幻化出洒满月光的仙境。
D: 活动以追思先辈为主题,因此来宾大多盛装而至,正襟危坐 , 会场气氛有点肃穆拘谨。
8、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故宫与法国的卢浮宫,两者的设计理念迥乎不同
B: 父亲经过儿子的书房,看见儿子读书目不窥园 , 很感欣慰!
C: 父亲一听说女儿离家出走便气冲斗牛 , 恨不得女儿立刻出现在眼前给他道歉。
D: “距离高考还有100天。”黑板上赫然写着。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 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B: 李明同学站起来说:“蔡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 ,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 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D: 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10、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mù) 害(zèn) 愧(zuò) 吹毛求(chī)
B: 荫(pì) 立(chù) 睥(nì) 龙吟凤(huì)
C: 长(rǒng)债(quàn) 岩(chán) 苦心孤(yì)
D: 皱(zhě) 箱(qiè) 干(jìng) 惟妙惟(xiā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写出来。要求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对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行甚远________

苫蔽成丘________

③一狼其中________

④意将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3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狼什么样的本性?
( 4 )请写出作者对这件事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边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我最好的老师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因为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时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⑾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⑿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 1 )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 2 ).“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道,河道

罗 铮

①小河睡得早。月上柳梢头,鼾声均匀响起,整夜不息。

②小河醒得也早。天蒙蒙亮,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插满了水桶,铁的,塑料的,红的,绿的,蓝的。映在河里的面孔青涩,秀气,睡眼惺忪。返回的路上,河水上下颠簸,晃醒整座村庄。走完了这道程序,一天便正式拉开帷幕,砍柴,洗漱,做饭,喂鸡,种田等环节方能陆续开启。

③小河真的小。仅仅三四米宽,任何一张地图上都不会出现蛛丝马迹。细碎的鹅卵石密布,水与石头撞击出条条波纹。三两枯枝四仰八叉。水流清澈见底,浅到孩子们嬉戏玩耍,根本用不着大人看管。

④小河没有方向。它来自何方,去往哪里?我不止一次问过乡人,每次都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它就像一个过客,忽然间出现在村头,默默流向村尾,又不知所终。我只知道,它的到来,浇灌了数百亩粮田,养活了四百多户村民,淘米,洗菜,浣衣,洗澡,做酒,样样不可或缺。

⑤小河也没有名号。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村民,怎么就没有想起给小河安个名号?抑或曾经有过,却又不便记忆而被自然淘汰?

⑥尽管如此,小河的威望依然十足。虽然地理位置偏于村南,但它足以堪当全村的中心。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与小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男人们下工路上,掬一捧水往脸上一浇,疲乏顿减。女人们三五成群蹲在河边,边在搓衣板上搓洗,边闲话村头逸事。孩子们追逐打闹,没一会儿准蹦进河里,头发上水花飞溅。它流淌着一批又一批童年、中年和老年,每个人从小到大的历程,记下的,忘却的,在小河的密码库里统统可以找到。

⑦千百年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着。一代又一代罗氏、黄氏后裔从小河旁进进出出,或衣锦还乡光耀门楣,或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或庸碌无为平淡一生,或寒衣素食惨淡度日。

⑧亭台楼阁,山川河流,但凡稍有名气,总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纵情歌咏。可是,小河名不见经传。它也有精美的发饰﹣﹣岸边的竹林排开一道墨绿的幕帘,风一吹,竹叶飒飒做响。或许在久远的古代,小河拥有更加宽阔的流域,能把青黛色绵延的山峦收紧,浮出阔叶林的斜影。但仍然不足以吸引诗人的脚步。它没有任何怨言,静静地蜿蜒,九曲十八弯,滋养着村庄的代际更替与喜怒哀乐。

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淙淙流淌的小河,没有人知道它的河道究竟是何走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任岁月仓皇,我自沉静。它全方位印刻着村庄的春夏秋冬,映射着子丑寅卯等各个时辰的衣着,装载着晴雨雪雾的雄奇瑰丽,暗藏了大量的古老因子,早已超越了“器”的局限,从一个提供基本生存物料的源头,升华为整村人的精神图腾。它已经化成血液,在所哺育的众多身体里长久寄存,时不时汩汩冒几个泡,异乡的游子便乡愁四溢。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是生物学,也是社会学,更是哲学。游走于丛山密林之间,每逢开阔地,便散落鎏光的村舍。全村的生命得以发育,健壮,洗礼。它的沉默,潜藏着丰厚的生命之道。

⑪村庄的夜,黑得纯粹。一缕月色笼罩四野。万籁俱静。唯一的声响,是水。平缓,有力。我听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观摩世界的一个切面,那么整条河道将是怎样的集大成者。

⑫河道,河道,谜之河道。

( 1 )千百年来,流经村庄的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请简要概括。
( 2 )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天蒙蒙亮,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插满了水桶 , 铁的,塑料的,红的,绿的,蓝的。(分析加点词的含义)

②它已经化成血液,在所哺育的众多身体里长久寄存,时不时汩汩冒几个泡,异乡的游子便乡愁四溢。(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 3 )文章结尾为什么再一次描写村庄的夜色?请简要分析。
( 4 )文章第⑧段为什么提到“亭台楼阁,山川河流”?
( 5 )文章为什么说“河流……更是哲学”?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是亲切的呼唤,仿佛带你走进温暖的港湾;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你卸去疲惫,陶醉于美好的过往;有这样一种声音,给你心灵的震撼,让你心中盛满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最让你刻骨铭心?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