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上栗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择标点符号填在空格内,正确的一项是( )

因为在长诗①芬尼根之觉醒②中有一句话③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④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⑤无非是一语双关⑥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三种夸克⑦

A: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B: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C: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D: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B: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民的心。
C: 每逢公祭日,凌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南京上空,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
D: 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唤起全民族、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和坚守。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旺(Xiàng) 家(péi) 杂(rǒng) 挑(xìn)
B: 忽(xī) 反(jié) 屏(yíng) 逑(hào)
C: 愿(sù) 顶(qióng) 峻(chán) 黑(lí)
D: 动(yú) 石(lì) 寒(jìn) 钟(qìng)
4、

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类惊叹不已,而灿若繁星的人文景观同样也令我们后人目不暇接!”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泰山风景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

A: 毋庸置疑,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B: 但人文景观却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C: 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景观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泰山独有的景色。
D: 泰山的人文景观包括宫室、碑坊、道路、桥梁、亭台、石刻等等。人文景观的建构主要是为了烘托和渲染泰山本身所具有的旖旎自然景色。
5、对《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着诗人的无限感慨。
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珍(害羞) 不胜寒(经受不住)
B: 万钱(直接) 冰川(堵塞)
C: 沧海(渡) 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
D: 万木(春天) 酒(执,持)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 , 为害一方。
B: 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蒙曼,学识渊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C: 晚会上,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小品,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D: 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shuò) 小(kǎi) 起(dié) 古(gèn)
B: 罚(chéng) 怪(dàn) 劣(jiǎn) 引高歌(háng)
C: 育(pǔ) 叫(xiāo) 祈(dǎo) 热情澎(bài)
D: 荒(pì) 长(zī) 转(wǎn) 午(shǎng)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误 尴尬 丧家犬 辩伪去妄 深恶痛疾
B: 荫庇 维幕 编年体 明火执仗 枉费心机
C: 赃物 针灸 添加剂 桀骜不驯 殉私舞弊
D: 作祟 装帧 勘误表 黄梁美梦 向隔而泣
10、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映称 眨眼 舰艉 轰鸣 迎风招展
B: 揪心 定格 塔台 跟踪 梦想成真
C: 封锁 娴熟 资态 凌波 默默奉献
D: 咔嚓 咆哮 屏幕 风采 振耳欲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友人: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

( 1 )“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独”字用得极其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2 )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蔽林间之(偷看)
B: 出近之(渐渐)
C: 以为且己也(吃)
D: 习其声(好处)
( 2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三处)

他 日 驴 一 鸣 虎 大 骇 远 遁

( 3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老舍先生》,完成小题。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的“蛙声十里出三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已。

⑤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里取出一卷,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记录片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⑥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⑦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作法事和别的庙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调不同凡响,很古。所用乐谱别人不能识,记谱的符号不是工尺,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笔道。乐器倒也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但主要的乐器却是管。据说这是唐代的“燕乐”。解放后,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经各谋生计了,但还能集拢在一起。老舍先生把他们请来,演奏了一次。音乐界的同志对这堂活着的古乐都很感兴趣。老舍先生为此也感到很兴奋。

⑧《当皮箱》和“燕乐”的下文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⑨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 1 )阅读选文①——⑤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老舍先生的四件生活小事。
( 2 )请赏析文中第①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

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

( 3 )选文为老舍先生作传,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齐白石老人?
( 4 )结合文章故事情节谈谈老舍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昆虫的绝技

在北极地区,由于环境严酷,气候恶劣,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和蜈蚣等。其中,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最多,占昆虫总数的60%-70%。

大的动物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长绒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永远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它们存在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物质冻在一起。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但是,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肌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还有北极的牛蝇,是一种极可怕的寄生昆虫,它将卵下在驯鹿的绒毛里,孵化出来之后即钻进驯鹿体内,顺着血管周游全身,长大之后又回到驯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没而居,而且开了一个天窗,以便呼吸新鲜空气,直到长成之后钻出驯鹿体外,进行新的一轮繁衍生殖。按理说,小驯鹿细嫩鲜美,又无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蝇却从不攻击它们。①因为如果牛蝇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虽然要容易得多,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能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同一头驯鹿身上下卵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同归于尽了。

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②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探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闻到人的气味,便立刻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节选自《北极:地球之巅的奥秘》,作者位梦华)

( 1 )选文中昆虫的“绝技”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2 )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文中画横线句①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3 )文中写昆虫的绝技却多次提到人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网”情深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