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B: 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 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 其间千二百里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决窍 深湛 脍灸人口 笑容可鞠B: 畅想 凝眸 斩露头角 精益求精 C: 严谨 热忱 坦荡如坻 不言而谕 D: 娴熟 矜持 神彩奕奕 安之若素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B: 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C: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D: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啊!”小女孩说,“这儿怎么这么脏!” B: 你可以从《<论语>十二章》中,体会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C: 最后一段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 D: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6、 | 在横线①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①_________________,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 西塞山前白鹭飞B: 西村晨钟鸣古寺 C: 西山晴雪曙色新 D: 西岭烟霞生袖底 |
7、 | 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嗔怒(chēn) 妖娆(ráo) 愧怍(zuó) 随声附和(hè) C: 琐屑(xiè) 哂笑(xī) 聒噪(guō) 忧心忡忡(chōng) D: 怂恿(sǒng) 凛冽(lěn) 阡陌(qiān) 惟妙惟肖(xiāo) |
8、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 , 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B: 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 , 无处不妥贴、无处不耐人寻味,读者会陪你哭陪你笑。 C: 《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同学中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9、 | 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是( ) A: 《约翰·克利斯朵夫》 B: 《名人传》 C: 《母与子》 D: 《哥拉·布勒尼翁》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B: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接纳和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 C: 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作为一个公民,兢兢业业工作是你的义务。 D: 中国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取消对钓鱼岛的国有化,日方则袖手旁观 , 依然故我。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以问句开篇,形象表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无比激动和惊叹仰慕之情。 B: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更表现了泰山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 C: 全诗无一“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可见诗人精妙的艺术构思。 D: 本诗通篇写实,借景抒情,表现了泰山高峻磅礴、雄视一切的风姿和气势。 ( 2 )“会当”的意思是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A: 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 竟不可得 竟:竟然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侵蚀,冲刷 D: 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地判断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可以为师矣 C: 乃石性坚重 乃悟前狼假寐 D: 然则天下之事 无丝竹之乱耳 (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B: 本文记叙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阐发不可“据理臆断”的思考。 C: 文章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寺僧盲目行动;老河兵认识片面;讲学家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
阅读答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和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候”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蕴”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青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灵物。猴的形象已经植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有删改)
( 1 )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 )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 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 1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材料一)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杨绛《我们仨》
(材料二)
孙永庆:书香,是一个家庭的“上好风水”,一旦“爱读书”成为了一个家庭的“DNA”,那么,这个家庭就拥有了不会轻易断流的智慧之泉。家庭的氛围会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
——《孙永庆对话张丽钧》
(材料三)
……而中小学生们在家的这段时间,虽然父母觉得亲近有所提升,但孩子可没这么想,他们反而觉得跟父母沟通更少了,亲近程度也略有降低。另外,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同意的是,在家这段时间的生气频率提升了不少,起争执也比平时更多了。此次疫情延缓了中小学生的返校上课和上班族的返岗上班,但“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业”,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在家完成课业,为父母监督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当然也包括对孩子休闲娱乐的监管,这些可能恰恰是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冲击的重要原因。对于爷爷奶奶们来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感到和孙子孙女互不搭理的时候更少了,这也许是闷在家里最让他们欣慰的一件事吧。
——2020年3月全国疫情家庭关系情况调研
要求:(1)根据你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明确文体特征,以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为佳,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