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永新县石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
B: 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 , 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C: 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
D: 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 , 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河流的信仰是海洋, ,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

①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

②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

③多么纯朴的信仰啊

④海洋是可靠的

A: ②③④①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
3、

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胆(qiè) 发(bān) 丽(qí) 扣人心(xuán)
B: 肪(zhǐ) 育(bǔ) 刊(zǎi) 随声附(hè)
C: 见(piē) 然(cù) 责(jie) 心如意(chènɡ)
D: 教(huì) 罚(chéng) 差(cēn) 无消息(yǎo)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团锦簇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 混为一谈
B: 翻来复去 人迹罕至 喜出忘外 疲倦不堪
C: 截然不同 人声顶沸 迫不急待 各得其所
D: 众目睽睽 和霭可亲 美不胜收 感概万分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6、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B: 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D: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千帆过尽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比喻)
B: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重复)
C: 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排比)
D: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
8、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cāi) 俯瞰 佝(lǒu) 踌(chú)
B: 风(jù) 狼籍 临(pín) 惬意(qiè)
C: 子手(guì) 蹒跚 庇(yìn) 须(qiú)
D: 鸡(cóng) 遏制 倒(tān) 乱(wěn)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C: 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D: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将对我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0、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生活,其中《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短篇讽刺小说。
B: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D: 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思乡之情感染着我们。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与欧阳修的心灵相逢,惺惺相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当时作者已经被贬谪为江州司马。②返照:阳光倒影。③水蘋:水上浮萍。④不道:不是说。

( 1 )诗歌前三联展现了一幅明媚动人的南湖早春图,请你描绘出颔联中美丽的画面。
( 2 )诗人刻画景物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说说“翅低白雁飞仍重”中“重”字的妙处。
( 3 )此诗与《钱塘湖春行》都写的是早春之景,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陛:宫殿台阶。③雨(yù):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饱而知人饥 / 晓者亦舍然大喜
B: 雨雪三日不霁 / 切问近思
C: 婴之古之贤君 / 有而传之者
D: 而知人之寒 / 故而知新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 被 狐 白 之 裘 坐 堂 侧 陛 晏 子 入 见 立 有 间。

( 3 )这则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
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诸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
(何蔚/文,有删改。)

( 1 )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太湖石的形成
B: 太湖石的利用
C: 太湖石的特点
D: 太湖石的形状
( 2 )下列有关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B: 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 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 太湖石“奇”的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 3 )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

A: 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B: 两小儿在园林中捉迷藏,其一说:“嘿,我看见你了!这里的石头都有小洞洞,你藏不住的!哈哈!”
C: 雨后初晴,母子俩在园林中仔细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儿子说:“妈妈,你看!石洞里好多雨水,真漂亮!”
D: 一欧洲游客看见留园里的“冠云峰”大声赞叹:“哇,这石头太美丽了,中国的石匠真了不起,竟能雕琢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阅读《借一堑,长一智》一文,完成小题。

①人们热衷于旁观。只有自己“亡羊”了才想到“补牢”,只有自己丢钱了才想到为口袋钉个纽扣,只有自己陷进隐秘的泥潭才学会绕道而行。人们习惯向别人借钱借物,却很少借鉴别人吃过的亏;人们喜欢从别人那里得到施舍,却很少琢磨别人的“致富经”;人们喜欢在别人身上挖掘笑料,却很少思量,那笑料里是否也有自己的影子。

②吃一堑,长一智,以这个速度计算,一个人一生得吃多少“堑”,才能把脑子补聪明了,闹不好吃坏了胃,吃坏了岁月,还真是不划算。

③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

④借鉴别人的失败和挫折,往往可以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拓展更宽广的视野。很多教训不必件件亲历,事事经过。比如:不一定非要摔断了腿,才了解电动轮椅的构造;不一定非要置身贫民窟,才懂得铺张浪费的可耻;

⑤借他人之“堑”,铺自己的坦途。勾践借夫差贪美恋色之“堑,”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三千越甲终吞吴;刘邦项羽刚愎自用之“堑”,拜张良,追韩信,终得大汉数百年霸业;毛泽东借石达开兵屯绝地之“堑”,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迎来史诗般的胜利……

吃一堑,长一智,是在自己的伤痛里磨砺珍珠;借一堑,长一智,是从别人的挫折里淘洗金子。珍珠不易磨砺,吃一堑怕是远远不够。相比珍珠,金子更容易淘一些。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来得实惠。

⑦吃堑,犹如良药,苦口但利于病。借堑,需要胆量、胸襟,甚至智慧。不论是自己之“堑”,还是他人之“堑”,都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和财富。不管是吃还是借,“堑”都是好东西,总比核桃仁、脑白金见效要快得多。

⑧萨特说,他者即地狱。其实,他者并非一座地狱,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思考的心,他者就是一面镜子,令你自警;他者就是一粒药丸,健脑补心。

( 1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路上的“堑”犹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是对我们人生的进步很有帮助。
B: 本文论证思路很清晰,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借堑长智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
C: 第⑤段列举勾践、刘邦、毛泽东借他人之“堑”而获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借他人之“堑”,可以铺自己的坦途。
D: 文末作者对萨特所说的话提出异议,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学会借堑自警。
( 2 )说说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 )阅读第④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在空格处续写两句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