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忌不自信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又弗如远甚
D: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铃铛 贮蓄 烘托 呼朋引伴
B: 朗润 静谧 草垛 喜出望外
C: 睫毛 憔悴 宽敞 翻来覆去
D: 健壮 爆怒 絮叨 花支招展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xiá) 许(yǔn) 挨(zòu)
B: 谎(sā) 缝(cǎi) 发(lènɡ)
C: 寒(zhàn) 着(zuàn) 羊(línɡ)
D: 怦(pīnɡ) 伤(bā) 树(chà)
4、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 ③②⑤④①⑥
B: ③⑥⑤①②④
C: ⑤①④③⑥②
D: ⑤④③②①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当代青少年是一代天骄 ,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B: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堪称是一代风流人物
C: 进入汛期,成都市开启了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模式,主要因为觥筹交错的天气状况。
D: 我们全社会严正警告暴恐分子:不要以为制造几起事端,就能沥尽心血地分裂祖国。
6、指出对下列划线字词的分析理解欠妥的一项( )
A: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
B: “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这“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C: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这“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D: “改为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这“一味”表示“暂时只”的意思。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yè) 田(qí) 蓄(zhù) 淅沥沥(xī)
B: 静(mì) 抖(sǒu) 职(chèng) 咄逼人(duō)
C: 伏(quán) 骨(suǐ) 恿(sòng) 堂大笑(hōng)
D: 蝉(tuì) 然(chàng) 干(hé) 花团锦(cù)
8、下列对《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梁女国,被迎阳驿驿承启奏西梁国女王,女王闻奏,满心欢喜,愿以一国之富,招唐僧为王,女王为后,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由于悟空用计,唐僧假装答应,后借送悟空、八戒、沙僧三人离开女国西行之际变卦,这时,另一女妖弄阵旋风把唐僧摄走了。
B: 宋江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何涛并捕盗巡检带领官兵向石碣村开来,他们用迎敌的妙计,把何涛一伙一网打尽,最后只留何涛一人性命,让他自寻路回济州去了。
C: 曹操在许都,正与众谋士商议荆州之事,忽然东吴使者捎信来,说吴兵将袭荆州,求曹操一起夹攻关云长,曹操派徐晃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关羽被迫败走麦城。
D: 黛玉和湘云在欧晶馆联诗,湘云借池中飞出的大白鹤助兴,联出诗句道:“窗灯焰已欢。寒塘渡鹤影,”黛玉听后,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了的!稍后,黛玉也不示弱,用了一句“冷月葬花魂”对上,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
9、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
B: 《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C: 《<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D: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 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 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板桥吊吴丞相张悌墓

张悌字巨先,寰阳人,少有名理,孙休屯骑校尉。魏伐蜀,吴人问悌,悌料魏必蜀,吴人笑其言。既而蜀降于魏,晋来伐吴,孙皓使悌督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至牛渚。沈莹欲待晋师来与战,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遂渡江战,败。诸葛靓欲牵与俱去,悌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今日以身殉社稷,复何耶!”遂死之。板桥在三山东北,悌墓在焉。

干宝《晋纪》云:吴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阳太守沈莹帅师与晋师战,晋人败吴军于板桥,获悌、震、莹等。

《吴志》不为张悌立传,此承祚之所以不得为良史。

(选自陈文述《秣陵集》,有删改)

【注释】:①名理:治世之名。②孙休:即吴景帝,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权第六子。③诸葛靓(jìng):字仲思,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少子。④承祚:陈寿,字承祚,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孙休时屯骑校尉________

②悌料魏必蜀________

既而蜀降于魏________

④复何耶________

( 2 )用“/”给下列句子画三处停顿。

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

( 4 )联系文章内容,请说说张悌是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读书与快乐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考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便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 1 )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________。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________。

(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 3 )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

( 4 )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刘洋,出生在普通家庭,她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飞上蓝天,为此,她不断努力着,最终凭借超群的素质,进入航天员候选人队伍。

一系列超负荷的训练使她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第一次离心机训练,几分钟下来,她全身酸软,几乎瘫倒;第一次8分钟转椅训练,她坚持了5分钟就全身冒汗,头晕恶心,呕吐不止……有人劝她放弃,她笑笑,继续训练。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她想出了颇具诗意的应对方法:她相像自己在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飞翔的海鸟,以此拼命转移注意力闯过难关。

历经两年训练,她过关斩将,顺利加入航天员队伍,并成功飞天,成为了中国女航天员第一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