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C: 序,文体名。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写作目的等,常置于作品的正文之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属于这类序文。 D: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提醒青年朋友开卷有益 , 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B: 这位书法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吹毛求疵 , 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C: 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 科学规划:既保护好生态,又体现出乡村特色。 D: 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3、 | 选出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要塞(sài) 歼灭(jiān) 绥靖(suí) 锐不可当(dāng) B: 寒噤(jìn) 蹿跳(cuàn) 震悚(sǒng) 杯盘狼藉(jí) C: 蹒跚(shān) 尴尬(gà) 伛身(yǔ) 呆滞笨拙(zhì) D: 愧怍(zuò) 轩榭(xuān) 伧俗(cāng) 销声匿迹(nì) |
4、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D: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狂澜 字贴 妇孺皆知 千钧重负B: 取缔 粗拙 颠沛流离 悲天悯人 C: 凛洌 商酌 沥尽心血 大庭广众 D: 悠闲 笼罩 语无伦次 珊珊来迟 |
7、 | 引发木兰代父从军念头的一项是( ) A: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观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B: 傍晚,他望着夕阳映照的美丽小东江,文思泉涌,一首《东江赋》一气呵成。 C: 爸爸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D: 日本右翼势力有意歪曲历史事实,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批判,他们却不以为然。 |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是用他的字长庆来命名的。 B: 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指王维,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C: 《史记》中记载,商末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D: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官贬黄州时所作。一个“闲”字意味深长,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 |
10、 | 下面加横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冶(zhì) 伶仃(dīng) 瑟(shè)缩 苦心孤诣 (yì)B: 辍(chuò)学 蹒(pán)跚 浩瀚 (hàn) 猝(cù)不及防 C: 绚(xùn)丽 冗(rǒng)长 哽咽(yàn) 乳臭(xiù)未干 D: 嘈(záo)杂 诽(fěi)谤 水浒 ( xǔ) 如醉如痴(chī)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1 )“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 2 )请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与上下句在内容上的联系。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________ ②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________ ③或问“三余”之意 意:________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3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
晚自习刚下课,就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原来,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马小光的家在郊区,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城里卖菜。放学后,马小光都要赶到菜市场帮父亲,有两次我遇见他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大声吆喝着卖菜,脸上沾满晶亮的汗珠。他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坐在一边安静地过秤,收钱。
可能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极具两面性,有时极叛逆,有时又很懂事。
这样一想,我也就原谅了马小光在班里所犯的错误。
针对许多学生叛逆心强、不服家长管教的状况,一次家长会后,我决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一个亲情心理测验,借此进行教育。首先我在讲台上问:“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选择他(她)做你的父母(孩子)吗?”我话音刚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笑了,只见他们毫不犹豫地写下答案。但是当我望向坐在前排的马小光父亲时,却见他拿着一支笔在沉思,片刻之后,在纸上写下“不愿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
星期天,我决定对马小光进行家访。
那天阴雨霏霏,整个乡村都掩映在雾蒙蒙的春雨里。马小光没在家,只有他的父亲坐在菜园的小屋里望着门外出神。他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衣服,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倦容。看见我,他连忙站起来,有些惊慌地问:“老师您来啦,是不是小光又惹祸了?”
我立即打消他的疑虑。坐下来,才闻到屋子里在熬中药,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味四下弥漫。谈到这次家访的原因,我问他:“那天在学校做测验,看见你写着不愿意让马小光做你的儿子,他真的就那么不听话,让你头疼吗?”
他听了,有些无奈地笑,然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摇头否认。
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雨声和中药罐里水开的咕嘟声。
“不是这样,老师。”停了片刻,他向我解释,“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一年到头离不开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一年四季,放学后他都要跟我去卖菜。夏天晒,冬天冷,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那天去开家长会,我看小光的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比他好,有的家长穿着高级服装,有的还开着小车来……小光他这个没娘的娃真是太苦了……”说到这儿,他一阵呛咳,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希望他做我儿子,跟我遭罪,他应该找个好人家,过富裕的日子。”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成绩也开始上升。虽然他有时还会顽皮、搞怪,但已懂得守规矩。看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我暗暗高兴。到初三下学期,他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50名,好多任课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
几年后,听说马小光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南方一家外企工作,生活得很不错。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我又想起马小光的父亲,那个病容惨淡、爱子心切的中年人。我想,他现在该会有多欣慰!马小光终于对得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春节,马小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现在的他比以前胖了好多,文质彬彬,哪里还有半点顽劣少年的影子?!谈起以往的事情,我向他讲述那段家访往事。以前没有对他讲,是担心当时他的年龄还不足以承载生活的苦涩。
听我讲完,马小光眼中似乎一片迷蒙,他解释说:“老师,这些事情我早知道了,当初我在门外听到你们的谈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非常惊讶。
( 1 )本文围绕马小光写了哪几件事?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 4 )文章结尾说“原来他早就知道”,从前文中找出为此做了铺垫的语句。①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②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③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④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 1 )对父亲心理变化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①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