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中卫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其排列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一项是( )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①______。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②______,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③______,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一部分。

A: 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③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B: ①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②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C: ①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D: 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光明的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C: 天文学家公布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这颗黑洞的质量约是太阳的 65 亿倍左右。
D: 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深感祖国的强大与温暖,此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3、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 , 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C: 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 , 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 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 也不宜“一刀切”。
4、

下列人物、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莎利文——《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B: 贝多芬——《名人传》——罗曼·罗兰
C: 藤野先生—《呐喊》—— 鲁迅
D: 屈原—— 《雷电颂》——郭沫若
5、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新冠疫情初期,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你会对他们说:


A: 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
B: 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了哦!
C: 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们这些老顽固,净给我们找麻烦!
D: 婆婆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小孙子可就麻烦啦。
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绌 岔气 妙手回春 谈笑风声
B: 缟素 愧赧 望眼欲穿 言简意赅
C: 倾刻 捷报 伤痕累累 思贤如谒
D: 麒麟 息灭 向雨腥风 尢精打彩
7、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 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8、

选出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 , 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 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C: 台湾魔术师刘谦因其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他们对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周全,是无可厚非的。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B: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C: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1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置身其中,让人不知是城在湖中,还是湖在城中。

②从空中俯瞰,南昌市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③城外有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城内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④这是南昌市打造水景观得天独厚的优势。

⑤鄱湖浩渺,宛如明珠;赣江如带,穿城而过;江河湖塘,星罗棋布。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①③④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 1 )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
( 2 )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1 )本文选自《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上自劳________

②天子先驱至________

③天子至________

④持兵________

⑤使人称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4 )课文标题是“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5 )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 6 )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训练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克

  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我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它使我们大伙儿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我们请母亲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父亲有了一个新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说,出租汽车么,雇了一样得花钱,我们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哩。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

  我们大伙几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能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大使人扫兴。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 1 )简要分析“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这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 2 )如何理解“我们大家都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这句话?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善借者赢天下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恨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蚊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 4 )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5 )“借”是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牌,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四、写作(分值:60分)

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