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菏泽市单县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泄气 建树 凌空 催枯拉朽
B: 巨额 钞票 默契 眼花缭乱
C: 潇洒 敦煌 娴熟 震耳欲聋
D: 浩瀚 渗透 歼灭 白手起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
B: 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子固非鱼也
D: 我知之濠上也
4、

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 )

A: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B: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
C: 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教室】
D: 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餐厅】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①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

②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

③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④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干摄氏度。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6、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和前苏联过去取得了一系列月球科学的成果, 目前人类对月球仍所知甚少,需要探索的领域还很多。 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研究实力确定各自的科研目标。


A: 尽管 而且 因此
B: 尽管 但是 因此
C: 因为 所以 但是
D: 不但 而且 但是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笠(suō) 黄(yùn) 落(zháo) 清(chéng)
B: 痪(tān) 弄(shì) 斜(qī) 笑(nì)
C: 傥(tì) 确(záo) 谷(bǐ) 成(zuàn)
D: 开(zhàn) 搓(niē) 临(lì) 镜(léng)
8、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泄千里 , 不可收拾。
C: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zǎo 草duò 和 yèng 高 miǎo
B: 气 xiù 酿 yùn 喉 lóng 访 zhào
C: 静镜 líng 娇 mèi 毛 jié
D: 临 lì 干落 zhuó 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甲)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 )甲、乙两诗的颔联都是千古名句,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蕴涵哲理等),作简短赏析。

( 2 )甲、乙两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 1 )填出〔甲〕文空缺处。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故有所不
② 纵子有 , 不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4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的高贵品质。

( 5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1 )请根据文意填空。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________,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________,还通过________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各填一个两字词语)

( 2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结合划线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 4 )阅读④—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
( 5 )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越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 2 )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划线的词语。

( 3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 4 )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正在上晚自习。突然间,教室里漆黑一片。

要求:(1)写出“教室里漆黑一片”后发生的事;(2)要有场面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3)中心要明确,45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