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呼和浩特市蒙族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 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 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往往把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称为“居士”,后来,一些文人雅士也自称“居士”。比较有名的,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B: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C: “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觥”“白”“樽”都有“酒杯”的意思。
D: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此外还有号与谥号等用以称呼,若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游岳阳楼,其间互称“子京”“文正”更显亲近。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孔乙己》。
D: 莫怀威的小说《散步》讲述了中年人在这个社会所承担的重任。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
B: 近日,我区志愿者来到敬老院,为老人包饺子,高兴得老人们眉开眼笑的。
C: 人生路上,人人都有高低起落时,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足以让疲惫不堪的人感到温暖。
D: 接着一阵手足无措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5、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6、选出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窥探 瞄准 脆弱 赌柱
B: 盘旋 邀请 希疏 偷偷摸摸
C: 低蛙 吹拂 装置 粗糙
D: 胶结 痕迹 踪迹 海枯石烂
7、《水浒传》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情节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B: (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C: (杨志)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
D: (武松)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8、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中央横下心遏制腐败,以零容忍度惩治腐败。
B: 生活的磨砺,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编织成岁月美丽的花冠。
C: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歌手张碧晨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D: 近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
B: 马克·吐温是英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C: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 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0、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幻莫测 鲜为人知 波光粼粼 永往直前
B: 芳草如茵 丰功伟绩 络绎不决 富丽堂皇
C: 精神抖擞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 婷婷玉立
D: 不堪设想 手不释卷 金璧辉煌 蹑手蹑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1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诗中表达了“山客’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马也

②执而临之
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食之不能尽其材。
B: 才美不外见。
C: 其真无马邪?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 3 )翻译下列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4 )对于千里马来说,遇到伯乐是它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说出你对机遇的理解。
①命运之神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
②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
③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豆花儿三开》,完成问题。

豆花儿三开

吴昌勇

①陕南黄土赛黄金。相比成片的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不高的黄豆不是农田里的主角,也不是饭碗里的主粮。黄豆生来硬气,是不挑剔的庄稼,通常播种在向阳的沙土地。

②春深,泥土被阳光的酵母活化。伴着农人高举的锄头接地,一个个大若碗口的窝坑,盛情等待着圆滚滚的豆子如春天的雨点落下。少则十天,多则半月,黄豆从大地的怀抱中抽出新绿,指甲大小的叶芽如婴儿柔软的唇瓣,嗷嗷待哺。

③夏天的烈日下,豆田被一汪深绿浸染。藏在叶子背面的,是豆花儿明媚的笑脸,如野葛花,清瘦玲珑;似荞麦花,素净内敛。或白或紫,或胖或瘦的花朵,如无数翅翼颤颤的蝴蝶,在油绿的豆田里翻滚一簇簇浪朵。花香袅袅,【甲】母亲头戴草帽,弯腰在豆田里除草,豆花儿大小的汗珠,从洒满阳光的额头轻轻滑落。晌午,日头的万道光芒如一柄柄鼓槌,敲打着豆叶蒙起来的大地鼓面,欢快热烈的音符在豆荚里排列成饱满的豆粒。黄豆粒婴儿般微弱的心跳和呼吸,带给豆田一片蓬勃的生机。

④秋夜里的豆田更是美丽。逐着夜风起舞的萤火虫,为肥壮的豆秆挑起晶莹的灯盏,起初是星星点点,渐次成簇成片,温热的豆田再次迎来明明暗暗的一地碎花。劳累了一夏的母亲,隐约听见不远处的那片豆田,传来丰收的夜歌。那些被她用汗水呵护长大的豆子,高举着荧光的花朵,在豆田里狂欢,也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秋收布置盛大的庆典。秋色一日浓过一日,伴着南飞的雁群,漫山红叶围着一地豆黄,沉甸甸的豆荚将豆秆压弯。豆田里,母亲的腰身比豆秆压得更低。她要趁着天高云淡,在豆荚还没有炸开之前,将它们搬到屋前的晒场。【乙】风吹日晒过后,胖乎乎的豆子便如同凯旋的勇士,卸去一身毛茸茸的盔甲,露出阳光笑脸

⑤转眼年关到。腊月最后几天,农家厨房年味渐浓,红的,黄的,绿的,白的……满满当当俨然蔬菜仓储,一抹抹光鲜的色彩,让灶台的四周首先有了春的气息。乡间人认为,在迎春的菜谱里,水嫩爽滑的豆腐,是植物精华调制的奶酪,浓郁的豆香能消融大鱼大肉的油腻,让舌尖漾起暖暖的春意。

⑥母亲用升子从粮柜里舀出秋收的黄豆,有节奏地颠动着簸箕,肥圆肥圆的豆子,哗啦啦落进笸篮里。在母亲看来,做豆腐和种地一样,最好的籽种撒进田里,才能开花结果。干瘪的豆粒和泥沙,会坏了自己做豆腐的手艺,也损了黄土地的名声。在完成最初的分拣之后,豆子摊薄晾晒在竹篾席上,让每一颗都露出秋黄的原色。

⑦磨豆腐,不仅是磨豆子,也是磨水性,磨心性,磨脾性。清亮清亮的山泉水,能让豆粒的身子骨松泛起来,让豆壳如隆冬的腊梅花一般绽放,让放在灶头旁的小水筲里溢满醇厚的豆香。天擦黑,父亲早已经将屋檐下的石磨擦洗干净,搬上半人高的磨架。父亲握着拐把,沿着磨身推拉出一个浑圆的弧线。母亲则将早已泡好的黄豆,一勺一勺从磨眼里喂进去。石磨里滚动的声响,好似天边遥远的春雷,磨沿周边满挂着雪白雪白的豆浆,牛乳般牵着长线落进广口木盆。母亲从木桶里捞起最后一勺黄豆灌进磨眼,转身用细纱布滤去豆渣。豆子的原浆从布眼里涌出,如泉眼的清流淌入灶台上的浅口盆。见状,我便赶紧将晌午拾回来的木柴塞进灶膛,把锅暖热。

⑧最终让厨房里热气腾腾的,是母亲用卤水催开的一锅豆花儿。母亲将豆浆入锅,先是小火温煎浆汁,待锅里腾起热气,再大火提香。而后,就着铺满锅口的热气,从泡菜坛舀出一勺一勺酸汤倒入沸腾的豆浆里。少顷,泛着油光的豆浆,在卤汁中结出雪白的絮朵,一眨眼工夫,又如初晴的天空,云朵绕着日头倏然散开。起豆花了,满锅的豆花儿!雾气沉沉的灶台背后,母亲舀出几朵豆花儿放在碗里。案板的另几只碗里,是提前切好的蒜苗,是红油辣椒,是陈年米醋,有时还有少许只有母亲才清楚的香料。“就热吃,凉了伤胃呢。”母亲递话道。巴望在灶台前的我,早已按捺不住满嘴的馋,扑腾起身,端起碗便狼吞入肚。那份豆香,那份滑溜,那份酸辣,成为乡村少年冬夜里最值得回味的丰年馈赠。

⑨放下碗筷时,往往已是深夜时分。昏黄的油灯下,母亲早已将白嫩嫩的一锅豆花儿捞入铺着细纱布的竹篾筐,用木板压稳压瓷实。天亮之后,揭开纱布,便是满满的一筐豆腐。母亲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在小水缸里浸泡着。水做的豆腐离不开水,否则就失了新鲜,就会变柴,不再细腻如膏。

⑩做完豆腐,年就真的到了。和棉朵一色,和白米细面一色,和瑞雪一色的豆腐,不仅仅是一道菜,也是年景。和豆腐一起端上餐桌的,就是一份农家人最简单的幸福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说说“豆花儿三开”具体指什么。
( 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选择:________

品析:________

( 3 )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短语“农家人最简单的幸福”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的心

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公园里,是一片迎春花率先听从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展示着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着早春的时刻。

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群十几岁的弦子,他们一看到这片迎春花,立刻就像兴奋的小鸟一样,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凝神注视,有的嗅着花朵,还有的把脸埋进了枝条里面,完全陶醉了。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子,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就有些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讲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但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当我为这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孩子们热情地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小女孩,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孩子。

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了她,是为了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 1 )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画线句子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儿向小男孩儿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 3 )文中许多词语很有表现力,请你对下面句中划线词语进行赏析。

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 4 )读完全文,你感受到文章的题目《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四、写作(分值:60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抹不去的你。可以是亲人、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他(她);可以是记忆深处的那片风景,甚至只是生命中的一抹绿色;
他(它)们,或惊骇世俗,或貌不惊人,却总能让你怦然心动,回味遐想……
①请以“你在我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③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④作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身份的人名、班级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