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B: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 “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C: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D: 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阴霾 赏心悦目 一代天娇 响彻云宵
B: 诓骗 脑羞成怒 中流砥柱 涕泗横流
C: 蓑衣 人声鼎沸 润如油膏 刻骨铭心
D: 哽咽 与日俱增 无可质疑 更胜一畴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里有时湿湿的,暖暖的,像饱满的河水,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干枯的河床。
B: 金融危机来了,并不都是冰雪一片,寻寻觅觅,绿草、红花也时有所见,关键是我们要有像罗丹说的“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C: 社区居民闻讯后踊跃报名,参加“学双语、学礼仪、学技能”的各类培训班,积极性和热情程度大大超出组织者想象。
D: 从书目中可以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出版了哪些书,各学科门类有哪些书?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
B: 诗意人生,不应该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
C: 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时,你却因为心头闪现的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
D: 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
7、以下对诗歌《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人料理导致乱草丛生。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涡/风 朝/为人知 一而散/堂大笑
B: 斑/狂 奋/引高歌 坚韧不/挑离间
C: 应/煦 边/顿开茅 味同蜡/耐人咀
D: 刻/诉 盘/不足为 不修边/名其实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chú) 秀(qí) 鲜(yú) 无消息(chá)
B: 灭(jiān) 然(qiǎo) 责(jié) 锐不可(dāng)
C: 怨(mán) 匀(chèn) 味(xīng) 摩肩接(zhǒng)
D: 字(tiè) 守(kè) 慰(jiè) 正危坐(jīng)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_______,有秋的_______,也有冬的_______。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 奔放 成熟 萧瑟
B: 奔放 萧瑟 成熟
C: 成熟 奔放 萧瑟
D: 成熟 萧瑟 奔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软?

(乙)

一夜,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有删改)

【注释】年,指年羹尧,清朝名将。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山门于河,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

②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________

(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 3 )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都在寻找石兽,为什么只有老河兵能找到?
(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老河兵和年羹尧的思维方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偏爱

①我工作后的第五年,就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小二居的房子,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搬了三次家,从小二居换到大三居,再从大三居搬到楼中楼,每买一次房子,先生总是说我,“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才喜欢天房子,非得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那些没房子的人照样生老病死”。

②我原来我是个有病的人,缺爱的人,内心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可是,那些从来不在乎是否能够独立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颗强大的不需要爱的内心,或者早已经拥有了一份稳定持久有力的爱。

③在闽南,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只是想给家里添个男孩。我的整个童年,母亲都在跟计生站的人躲猫猫。

④父亲30岁那年,开始尝试着去做点生意,可是做什么都失败,父亲得不到母亲的理解,反而招来一顿奚落。此后,就借酒消愁,成了一个酒腻子。

⑤在我与姐姐们之间,母亲的偏心随处可见。姐姐们粗心,做事马虎,我心细,做事认真,家务事交给我来做更让母亲放心。同龄的孩子放学后,都在屋前屋后撒野,我不行,我出不去,我得帮忙做家务,生火、洗衣服、挑水、扫地……每到衣忙的时候,我得到地里帮忙,那时,小孩是被当作小猫小狗散养的,我12岁那年,一邻居来蛊惑我母亲,说女孩子读再多的书也不中用,大了还是得嫁人。母亲听了邻居的话,把我送到了离家30公里外的一户人家,给人家当小保姆,一个月25元,我每天得洗一家大小的衣服。冬天,刺骨的河水,岸边上洗衣服的全是大人,就我一个孩子。

⑥我一直在想,母亲为何在我和三个姐姐当中选了我,因为我做事最让人省心,我心里再一次生起对母亲的怨很,也许我是母亲最不疼爱的孩子?也许她骨子里就讨厌女儿,讨厌我?

⑦由于想家,加上父亲来找我,离家一年后,我终于回家了。

⑧回到家,我竟然忘记怎么说家乡话了,我带着惠南(闽南话有好几种腔调)的口音跟母亲说,我每天得洗一大盆衣服,有这么高,我用手比画着,母亲摸着我的手,突然流出了眼泪,

⑨回到家,我继续读书。1992年,我考到离家50公里远的一所学校读书。三年的时间,母亲从未来学校看过我。舍友都有父母买来零食看她们,唯独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本来就不会黏糊人,不懂撒娇的我,跟母亲慢慢变得疏远。

⑩几年后,结婚,帮父母在老家盖房子,寄钱给弟弟读书,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那几个被母亲宠爱的孩子,会凌厉地保护自己,跟母亲较量着,在经济上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母亲的馈赠。而我这个不被母亲疼爱的女儿,在工作中、在生活里却只会隐忍、付出,不懂得争取,扮演着吃亏的角色。

⑪终于有一天,母亲的爱突然像潮水一样涌来。

⑫2002年,儿子呱呱坠地,母亲看我忙得四脚朝天,就主动来帮我。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很难带,日夜颠倒,一到晚上就得抱着,母亲把儿子抱到她的房间,只为了让我有足够的睡眠。我每月给地零花钱,她舍不得花,就悄悄地存起来,说是要在儿子16岁的时候,给他买个大礼物。突然觉得,我这个曾经在母亲心里最省心的孩子,一下子却让母亲最不省心了。

⑬时光碾过,已过中年的我,突然成了母亲最疼爱的孩子。这世间,母爱有很多种,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最难的,不是爱地的孩子,而是忍着不去爱她的孩子。我终于明白,母亲最偏爱的,往往都是那些最弱的孩子。

( 1 )文中写了母亲偏爱“我”的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 2 )“母亲摸着我的手,突然流出了眼泪”。母亲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 3 )有人说本文内容过于散乱,第①段——第⑩段似乎都与中心没有关系,对此说法,你如何看待?
( 4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世间,母爱有很多种,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最难的,不是爱她的孩子,而是忍着不去爱她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

快乐小店

刘海新

①tú( A )步爬山返回,我们一路口渴,急于寻找一个出售冷饮的路边小店。一个门口放着冰柜的村小卖部,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竟让我们有些喜出望外了。

②这是一个朴素得有些寒酸的小店:阳光只小气地照亮了最贴近门口的一处,里头则显得有点昏暗杂乱了。店内无非是些农村人家常用的油盐糖酒类的生活杂物,像样的饮料也屈指可数。将就着捡起一瓶雪碧,一看喷码,保质期都已临近……正在沮丧之际,同行的姐妹一声惊呼,让我们几个彻底怔住了:“快来看哪——如若口渴,本店免费提供茶水。”当双眼一触及柜台处写在硬纸板上的几个隽秀的毛笔楷书大字时,失落的心头瞬间涌上一股暖流,随之散开……心情也跟着变化: ……

③适应了小店内的光线,眼前的一切也渐渐明晰起来:店铺实在很小,最多八九平方;墙面只草草地刷了层石灰,墙根处隐约可见青苔的足迹;脚底也觉得痒痒的,原来是一个个起伏不平的土疙瘩cèng( B )脚;放物品的木质货架也尽显沧sāng( C ),斑bó( D )的漆面似乎向客人诉说着它过往的历史。但你也会发现所有的东西在这有限的昏暗空间里,被安置得妥帖而又整齐。

④坐在柜台处的老奶奶看见我们高兴极了,赶忙起身。“几个小姑娘,需要点什么?”她的声音如此亲切,满脸笑容像绽开的花朵。

⑤“奶奶,别忙。我们只是看到柜台处的那个牌子,感到好奇,才进来看看。”

⑥“哦,你们是说那个呀,那些字儿是我老伴写的。怎么样,好看吧,他以前是个教师,字可好哩!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他还是整天拿着个笔写啊写,这字就是我让他写的。”她很自豪,可她自豪的是她的老伴和老伴的字,而不是她自己……

⑦“不是的,奶奶,我们是想问您:为什么会给过路人免费提供茶水呢?您可真大方!”

⑧“瞧你这孩子说的,水又不是金子,有什么舍不得的。再说了,大家来我这儿喝水,还能陪我聊天嘞!”她越讲越上兴头,满脸的笑容是那么可爱:两排牙齿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不健全,可那些松动残缺和牙齿,又怎能遮掩她源自真心笑容的美丽呢?

⑨我们都要了碗爱心茶水喝,咕咚几口,顿感清凉入心,茶香满口。陪伴老人家聊了会天,我们才离开那家小店,每人临走还带上上一瓶雪碧——虽然不是我们最爱的饮料,虽然保质期曾让我们有些介意。

⑩夕阳沉醉,晚风低唱。快乐小店,带给我们一路的好心情。

( 1 )请写出拼音A、B、C、D处的汉字

tú(________)步 cèng(________)脚 沧sāng(________) 斑bó(________)

( 2 )请用两个二字词,将第②段结尾处人物的心情填写完整。
( 3 )请指出第④段划线句描写人物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4 )从全文来看,前后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 5 )结合全文内容来看,“快乐小店,带给我们一路的好心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是:“快点玩!”。

面对父母的转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