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锤练 贻误 粗制滥造 无精打采
B: 葱茏 振撼 吹毛求疵 消声匿迹
C: 疲弊 凉冽 谈笑风生 鞠躬尽瘁
D: 枯躁 荣膺 通霄达旦 战战兢兢
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妖(ráo) 重(hè) 丽(qǐ) 苦心孤(yì)
B: 红(fēi) 商(zhuó) 执(ào) 廓然无(lèi)
C: 恨(zènɡ) 狭(ài) 自(yǔ) 根深固(dì)
D: 芳(xīn) 摇(yè) 匀(chèn) 然而止(ɡá)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在句末加上“工作”)
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去掉“随着”或“使得”)
C: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删除“和培养”)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去掉句中的“如果”。)
5、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舍生取义”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B: 《虞初新志》是清朝人林嗣环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课文《口技》选自这部小说集。文章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高超,也表现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C: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D: 《水经注》使其作者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他堪称写水的高手,在《三峡》用“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6、对下面一段话中的语法错误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②听课时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③以前,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 ①句删去“是否”。
B: ②句“就”改为“才”。
C: ③句“思想开小差”与“搞小动作”对调。
D: 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mǎng) 聒(qiánɡ) 拜(yè) 桥(zhàn)
B: 据(jié) 着(tiǎn) 残(cuī) 当(gòu)
C: 怨(zhàng) 作(jī) 羞(nǎn) 席(yán)
D: 女婿(xù) 逗(liáo) 杂(cān) 罚(chěnɡ)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 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见(piē) 游(yì) 占鹊巢(jūn)
B: 渎(xiè) 进(pián) 若隔世(huǎng)
C: 驰(chěng) 惊(hài) 根深固(dì)
D: 广(mào) 立(zhù) 孜不倦(zī)
10、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黄(yùn) 发(jì) (lìng)啬
B: 静(mì) 憔(chuì) (gān)尬 人迹(hǎn)至
C: 菡(dàn) 确(záo) (ǎo)过去 执(niù)
D: (bǐ)谷 蝉(tuì) 贪(luán) 饥肠辘(l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

[唐]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注】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两首诗的作者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好友。②菉:草名。③王孙草:代指茶叶。④逋客:避世之人。

( 1 )作者通过写远远、上层崖、白日斜、宿野人家,突出了采茶生活的________
( 2 )这两首诗都为送陆鸿渐采茶而作,表达了相似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________ ②皆布衣之士也________
③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 ④寡人喻矣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3 )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 4 )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 1 )选文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_______、爱花、_______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 2 )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划线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 3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 4 )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 5 )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半分钱姐姐

①接到半分钱姐姐的电话是在一个阳光洒在房间里的温暖秋日的午后,我从睡梦中挣扎着起来按下接听键。“极光,是我哦。你还在北京对不对,我下午4点半到南站,来车站接下我吧。“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完这一段话,半分钱姐姐毅然挂断了电话。我在这个惬意的中午,莫名地感到一丝寒意。

②从小到大,半分钱姐姐在级部甚至全校都有着超高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来源于她“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

③每周六下午放学,住校生总会归心似箭飞一般冲出校门,半分钱姐姐则会抓紧时间赶回宿舍,用公家的水洗完整套校服、床单被罩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如果一位同学问一道题,半分钟姐姐一定会向其索取一个苹果之类的劳动报酬。然后她会用替人解答问题换取的小刀,将苹果分为均等的四份,每个课间吃一份。而半分钱姐姐吃的苹果,大多数来自于当时成绩平平又努力上进的我。

④可实际上,半分钱姐姐的家庭条件比一般同学都要好得多。于是,朋友们在忍受了半分钱姐姐无节制的占小便宜之后纷纷毅然与其决裂,而彼时仍是一枚孬种的我就成了陪伴她左右的供奉苹果的唯一人选。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当我在南站苦苦等候了近40分钟后,半分钱姐姐的电话才姗姗来迟:“我在汽车南站呢,你在哪?“为了节省30块的差价,她竟然选择忍受7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当我提出陪她一起去找宾馆时,半分钱姐姐的目光久久地在我身上徘徊,“你是一个人住吗?”她问。我点头,半分钱姐姐露出了满意的神情:“那我先住你那儿吧。”条件反射一般,我开始竭力向她表示孤男寡女多有不便,另外,一个独居男人的卧室是多么羞于见人呐……而半分钱姐姐神色雍容,圣母一般的光辉令我产生了一种接受洗礼的错觉。于是,我退却了,任凭她犹如这片领地真正的主人一样主宰了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的命运。

⑦第二天一大早,在沙发上睡得超难受的我就在噪声下被迫醒来。模糊中看到半分钱姐姐十分贤良淑德地在帮我整理衣柜,我立刻惊醒,刚要道谢却发现地上还杂七杂八堆着许多衣服。“我看这些衣服的大小已经不合你的尺寸了,干脆送给我得了。”半分钱姐姐语气轻快而又理所当然,于是在我的沉默中,半分钱姐姐一边继续挑拣,一边用一个不知哪里找来的巨大的尼龙袋收走了那堆衣服。

⑧接下来,她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把我房间各个角落堆砌着的纸箱纸盒和各色饮料空瓶全部整理好,交给了一个收购废品的大叔,然后默默地把换来的钱收好,临了还义正辞严地环视房间后对我说:“看,这样多干净整洁。”

⑨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面,直到近期的一次同学聚会,半分钱姐姐也没有参加。我向别人打听半分钱姐姐的情况。

⑩“她今天有个募捐活动,来不了了。”“募捐?”这两个字跟半分钱姐姐联系在一起,总觉得有种微妙的尴尬感。“对啊,她是少年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还有其他不少的公益组织。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她已经算是老成员了,真是想不到。”

⑪我没有再问下去,默默在心里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后来我又听说,因为做公益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的半分钱姐姐辞去了工作,去一个偏远山区做了支教老师。

⑫我时常回想起我们那一个星期的室友情缘,并因此暗自悔恨。我们总是会以为自己看透了什么而因此沾沾自喜,于是太多的成见就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⑬如果下一次还有机会相见,我想我会首先拥抱半分钱姐姐。哦,不,是半分钱老师。

( 1 )读了文章之后,你如何看待“半分钱姐姐”?说说你的理由。
( 2 )从全文来看,第②④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
( 3 )文中画线处缺一个过渡段,请你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将此段补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展开想象,请以“爬山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故事。

爬山虎

和春天一起发芽的

除了三月就是爬山虎

看它柔嫩的藤蔓,透红的卷须

无论风雨,无论云雾

眼睛总是盯着前方

不需云梯,不要缆索

攀登,攀登,攀登

仿佛攀登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是要腾上九天剪取云霞

是要蹿上夜空采摘珍珠

(摘自李英《春天的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