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承德市围场玉林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

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

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

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2、

把"毒品毁掉了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变换成下面句式,其中强调重点在毒品,同时语气又最为强烈的一句是( )

A: 毒品把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毁掉了。
B: 毒品毁掉了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啊!
C: 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D: 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 张老师讲课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近几年来,毒生姜、镉大米、毒淀粉、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D: 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市气象局预计2019年冬季会出现降水偏多、平均气温偏高、阶段性低温。(“低温”质加“的现象”)
B: “双11”临近,公安部门建议市民提醒家中长辈,切勿不要点开来路不明的短信链接。(删去“切勿”)
C: 通过一天三条稿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佛山的美丽乡村、教育风采以及全城学习的成果。(“向”前面加上“我们”)
D: 一年一度的秋色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佛山韵律·秋醉岭南”的欢乐祥和氛围,还共享到佛山社会经济文化创新发展成果。(把“感受到‘佛山韵律·秋醉岭南’的欢乐祥和氛围”和“共享佛山社会经济文化创新发展成果”位置反过来)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顶峰。豪放派的词作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D: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6、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蓬下坐着。
B: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绉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C: 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D: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伸下了轿进来……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涎水烦锁迷惘妇儒皆知
B: 迟钝奠基深宵心有灵犀
C: 烦燥拖沓自矜沥尽心血
D: 遨游震悚斑澜天崖海角
8、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巷越是久远,越幽深,越蜿蜒,越斑驳,历史的 就越深,文化的底蕴就 得越厚重。 把小城比作一本线装书,那么这一条条小巷就是书中那一行行 的文字,需慢慢 才能 其深邃的内涵,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小巷,江南的小城才生动起来,情趣盎然起来。

A: 积淀 沉淀 既然 美轮美奂 体味 品味
B: 沉淀 积累 如果 优美绝伦 品味 玩味
C: 积累 积淀 既然 美轮美奂 玩味 品味
D: 沉淀 积淀 如果 优美绝伦 品味 体味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职/落/急 气斗牛/首当其
B: 补/园 参/为人知/屡见不
C: 蓬/诵/包 峰回路/回心
D: 锡/停/目 天之子/枉过正
10、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②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③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④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⑤虽然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

A: ③①④②⑤
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④②③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本诗中“________”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
( 2 )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今者来________ ②北面而持其驾________
③我欲楚________ ④吾多费用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 3 )由这则寓言写出一个成语:________ 。

( 4 )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屋后的枣树

周敏

①记忆中,邻居李奶奶总在屋后那棵粗大的枣树下做活儿。

②春寒料峭,迎春花尚未睡醒,枣树也是满枝新绿了。暮春时分,满树乳色的小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远望如一片云霞罩在李奶奶两间破旧的屋顶上。到了初夏之时,枣树挂满一簇簇绿豆般大小的果子,正期待着长大成熟。一到盛夏,烈日杲杲,人们在为酷暑焦躁难挨的时候,我们早把自己埋在枣树厚厚的绿叶丛中了。

③那时,每日午饭过后,大人们躲在屋里不肯出来,我们几个玩伴则抢阵地似的来到枣树下,谁先爬上谁就是英雄。(甲)邻居姐姐个儿大,一蹦就能摸到最低处的枝丫,然后双臂向上一拉,脚在主干上一蹬,人已跃到树上。我和其他玩伴没那个能耐,只能抱着粗粗的树干像蜗牛似的一点点往上挪。久而久之,树干被磨得如同我们的脚底板,光滑、细腻,连个孔眼都看不见。

④爬上树后,先选一个自己最称心的枝丫,或骑或坐在上面,然后目光在双臂能及的范围内不停地搜索熟透的枣子。到一个称心的,手一,嘴一,嘎嘣一声脆响,枣核已从嘴里了出去,那水平绝不逊于猴子的功夫。偶尔遇到一颗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的枣子,我们就不忍这么奢侈了。总要拿在手里炫耀一番,然后再慢慢享用。(乙)

⑤最兴奋的是站在树枝上冲着远处的小伙伴们大喊:“快来呀!晃枣子(树)喽!”立刻,冲锋陷阵般,小伙伴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于是我和玩伴们高呼:“一,二,三!”便一起拼命晃动树枝。这时,枣子冰雹似的往下落。小伙伴们在地上不停地捡着,有的干脆撩起衣襟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地接着。不到几分钟,他们个个都能满载而归。

⑥其实许多小伙伴家都有枣树,但不知为什么,他们家的枣树总没有李奶奶家的好吃。脆生生、甜津津的滋味,至今仍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枣子。(丙)每每忆起这棵枣树,仿佛总能看到李奶奶佝偻着身子为我们摘枣子,嘱咐我们不要磕着绊着的情景。而令我困惑的是,这棵树似乎永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枣子,无论我们怎样暴殄天物,任意挥霍,可总也糟蹋不完。

⑦一次,我因摇晃树枝太卖力,一下子从树上掉了下来,虽然没弄伤哪里,但因此事,邻居李叔叔几次要把枣树锯掉,可李奶奶坚决反对,李奶奶的理由是:以后孩子们到哪儿吃这么好的枣子?夏天到哪儿避暑去?其实我们知道,邻居李叔叔要锯树,更多的是为李奶奶着想,因为枣树的存在,李奶奶实在被折腾得够呛。(丁)为这些事,小伙伴们没少挨揍,好在每次都有李奶奶护着,都能化险为夷。最终,李叔叔依李奶奶建议,把靠水边的一些枝桠锯掉了。

⑧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一个个如雏鹰飞离枣树。奇怪的是,枣树也没了当年的那份活力,日渐枯萎。再后来,李奶奶病故了,草房拆了,奄奄一息的老枣树也被锯掉了。

⑨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遇见很多人,他们平凡而普通,如同指尖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沦为一抹灰烬。而李奶奶不同,李奶奶如北斗,闪耀着我的整个人生。

⑩童年就这样随时光的推移成了记忆中最珍贵的宝盒,时光一去不复返,那带着稻香和泥土清香的气息,以及那挥之不去的枣树情节:和蔼可亲的李奶奶、儿时的玩伴、乡村的田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成为我心中的羁绊。

而童年的记忆,依然清晰地挂在枣树上,满满的,不曾凋谢……

(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小伙伴们整天在树上树下叽叽喳喳,闹得喜欢安静的李奶奶无法安生,还常常顺着枣树爬到李奶奶的屋顶上练飞檐走壁,因功夫不到家,常把李奶奶的草房顶练出一个个大窟窿。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 2 )阅读文章,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段落

主要内容

第②段

一到酷暑焦躁的盛夏,我们便在枣树上避暑

第③段

A

第⑤段

站在枣树枝上为孩子们晃枣吃

第⑦段

B

第⑧段

后来,李奶奶病故后,奄奄一息的老枣树被锯掉


( 3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①我和其他玩伴没那个能耐,只能抱着粗粗的树干像蜗牛似的一点点往上挪。(从修辞方法角度分析)

到一个称心的,手一 , 嘴一 , 嘎嘣一声脆响,枣核已从嘴里了出去,那水平绝不逊于猴子的功夫。(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 4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5 )说说文章以“屋后的枣树”为标题的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湿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藩,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钓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噢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地像是这位老者北上了灵动的结,将盘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冇香樁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赫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族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道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裏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千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酷,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中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別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夭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 1 )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 2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 3 )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 6 )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蓦然回首,从来不曾忘记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从来不曾忘记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从来不曾忘记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

请以“从来不曾忘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