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以丛草为林(当作)B: 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 C: 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靠着) 惟危楼一座(高) D: 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导)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作品,本文选自回忆性散文集《野草》。B: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斯威夫特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C: 《海燕》原题“海燕之歌”,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是高尔基。 D: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白夜》《罪与罚》等。 |
3、 |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篑退,毫无斗志。 B: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术。 C: 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飘异乡,又漠漠忘却呢?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的要求。 B: 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雾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C: 五一小长假紫金山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游客坚持登上峰顶,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 D: 白衣天使们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前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逆行的足迹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
5、 |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 《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他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 ①②⑤⑥④③B: ⑥④①②⑤③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⑥②⑤④①③ |
6、 |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飘飘落雪安静轻柔 ②精神抖擞 C: ①沙沙落雪彼此和应 ②精神抖擞 D: ①飘飘落雪安静轻柔 ②抖擞精神 |
7、 |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吾知所以距子矣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8、 | 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她在上面还qiàn(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miào(庙)...... B: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lǚ(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piǎo(漂)白了的四壁”。 C: 地面上,wāi(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táng(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 D: 它的尸体fǔ(腐)烂了,可是骨gé(胳)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选拔评审组成员时,对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评审组成员。(“经历”包括“任职时间”,不能并列,删除“任职时间”)B: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机体发生病变,会引发心血管、肺癌等严重疾病。(删除“使机体发生病变”) C: 去冬今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互换位置) D: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删除“和质量”)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C: 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D: 为了防止腮腺炎疫情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在今广西贺县东北。 ( 1 )下列各项对本首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 首联点明别离,描述兄弟惜别之情。“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B: 颔联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既是对柳宗元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又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C: 颈联一写山,一写水,借景抒情,全在遥想宗一此去路途遥远,充满坎坷艰辛,表达出作者对舍弟此去的担忧关切之情。 D: 尾联运用想象,以虚写实。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烟”字写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 2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令仪诲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 1 )下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如其欲与之 与:和 B: 既去 去:离开 C: 何苦而为盗耶 苦:苦衷 D: 恐为人所诘 诘:追问 ( 2 )请在下边句子中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三条“/”标出来 谓 曰 尔 贫 甚 夜 负 十 千 以 归 恐 为 人 所 诘。 ( 3 )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 |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04版)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问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 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新一代科技产品“智慧”手环即将进入市场。
此手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智慧”。为检验产品的性能,感受其“智慧”,产品研制中心特向社会征集了十名体验者,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十天的产品试用、体验,真让我大开眼界,不愧为“智慧”手环,简直太神奇了!
于是,“智慧”手环隆重推向市场。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