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鸡西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和《小石潭记》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两者都是古代的文体。
B: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C: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远离他乡时写的一首思乡诗。
2、

下列字形、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妖ráo 枘凿 一黄土póu 化为乌有
B: 褓qiáng 亵渎 涕横流s 气吞斗牛
C: 承tiáo 旁鹜 尽职守kè 脑羞成怒
D: 扶yè 谀词 断章取义 重蹈复辙
3、下列对课文《陈涉世家》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佣耕时佣者与陈涉对比,表现陈涉胸有大志,不甘佣耕地位,揭示他日后发动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
B: 戍卒大泽乡遇雨,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好像带有偶然性;下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事,揭示了这种必然性。
C: 写问卜,丹书置鱼腹、夜火狐鸣;写起义前的周密计划和舆论准备;然后写“定计杀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
D: 最后写起义的发展过程及详写起义的结果,与开头照应。
4、

下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挈(qiè) 商酌(zhuó) 魁梧(wǔ) 力挽狂澜 (lán)
B: 渊薮 (sǒu) 香醇 (chún) 寥寥 (liǎo) 面面相觑(qǜ)
C: 承诺 (nuò) 舐犊 (tiǎn) 聒噪(guā) 卷帙浩繁(yì)
D: 反诘(jié) 簇拥(cù) 逮捕(dài) 汪洋万顷(qǐng)
5、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友的原则,我国古代有很多有关交友的故事,以下故事不属于“交友之道”的是( )
A: 伯牙绝弦
B: 韦编三绝
C: 割席断交
D: 管鲍之交
6、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恹恹欲睡、不能自已、密匝匝、变卖典质都是补充短语。
B: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山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 “老师帮我改正并指出了缺点。”这句话没有语病。
D: “唉,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榴》一文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B: 《海燕》全文以“乡愁”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C: 《鹤群》一文通过对个体事物的细致描绘,着重表现了鹤群的特点,并由次生发开去,表达了赞美团队精神的思想感情。
D: 《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C: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 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了长征九号火箭的关键技术研制工作。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 pián 忐xī息 驾líng 僧
B: 偻gōu 庸lù 留zhì 扶yè 旁
C: 凿bǐng 繁yǎn 披shuāi 覆chè 智ruì
D: 灵jiàu 冥dàn 成吉思hàn 落sǔn 词y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 1 )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 派。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卒用其人。

(选自苏教版七下课文)

【注释】①习:熟 悉。②私第:自己的府第。③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箱子。④临政:处理政务。⑤薨:代诸侯或大官的死。⑥岸谷:严肃刚正。⑦忌克:忌妒刻薄⑧龌龊循默: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⑨卒:终于。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C: 跪而拾之/以归
D: 他/日补缀旧纸
( 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及________ ②释________ ③悟________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②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4 )你觉得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 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 2 )第④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 3 )【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 4 )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 5 )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节选)

①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②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③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④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⑤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⑥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⑦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⑧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⑨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⑩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⑪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1 )请给“泛大陆”下个定义。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 3 )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4 )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班长竞选在即,妈妈鼓励我一定要争:“不争不搏怎么能进步?别的同学力争上游,你的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爸爸则认为我应该不争:“随意安然更自在,同学间争争抢抢多伤和气啊!开心就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