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围场县职教中心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各级机关开展工作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
B: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只要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就会建成一种良好风尚,社会也将由此更加文明。
C: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及其实践,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我们应该传承并不断发展。
D: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走出一条共享、共建、共赢的安全之路。
2、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90%以上的肺癌发生的原因是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所造成的结果。其中,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更大。一些权威调查数据表明,被动吸“二手”烟者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高出6倍。那么,如何减少非吸烟者被动吸“二手”烟的几率呢?②有关部门应以加大禁烟进程为思路,尽快出台相关禁烟法规,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A: ①句应删除“所”②句应将“加大”改为“加快”。
B: ①句应删除“所”②句应在“公共场所”前加“室内外”。
C: ①句应删除“所造成的结果”②句应将“加大”改为“加快”。
D: ①句应删除“所造成的结果”②句应在“公共场所”前加“室内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指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萧红墓胖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 《断章》一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B: “人不能常立志,”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要立长志。”
C: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直击阳光下的阴影,直指社会黑暗,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因此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D: 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
5、网友批评国足一直“很稳定”的败绩,有国足队员反唇相讥:“你行你上啊?!”如果你对此作出回复,将选择的一项是( )
A: 你是国家队队员,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
B: 拿着丰厚的收入,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不害羞吗?
C: 我评论个电冰箱,自己还得会制冷?
D: 女足收入低,比赛成绩好,学学吧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当时各类士人虚伪、贪婪的丑恶形象,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批判。
B: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课文节选部分中“吝啬鬼”夏洛克最终惨败,流露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D: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又间令吴广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鸣呼曰“大楚兴,陈胜”。

A: 固怪之矣 以:同“已”
B: 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编次
C: 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
D: 陈胜 王:为王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了国人。

A: “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 龙须塘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场。
C: 重庆90后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 今年三月,汽车市场回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 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不(xùn) 红(fěi) 繁(yǎn) 问(jié)
B: 彩(hè) 发(juán) 蒙(mèi) 愚(dùn)
C: 酒(sì) 漪(lián) 然(àng) 热(zhì)
D: 吹(xū) 然(cù) 息(zhì) 步(du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残

(宋)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释】①时平:本意为时代升平,此处是反语,有讥讽朝廷之意,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是南 宋朝廷苟安求和的结果,并非真的太平。②苜蓿:草名,又名金花菜,为马饲料的一种。③官道:大马路。④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开黄花。

( 1 )古人讲究炼字,往往会使用一些奇妙生动的字眼来形容所见景物,使其立体、生动。比如本诗颈联中的“侵”字写出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字流露出一丝寂寥之感。
( 2 )根据诗歌内容,揣摩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下列加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 寡助之至,亲戚之 畔:通“叛” 背叛
C: 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 必先其心志 苦;使……受苦
( 2 )下列四组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国不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记之
B: 环而攻而不胜 寡助之至,亲戚畔
C: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曹操袁绍
D: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择其善者从之
( 3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并因此提出了“施仁政”的 必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由个人成才谈到国家的治理, 其中重点是谈到国家治理问题,一层深入一层,推理严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 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往。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两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扶凭:搀扶。当时贵族的一种气派是走路要由仆人搀扶着。③郗太傅:郗鉴太尉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名。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唤左右________

门生归郗曰________

自矜持________

嫁女与焉________

( 2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扶凭出 学不思则罔
B: 任意选 送杜少府任蜀州
C: 因嫁女与 湖中得更有此人
D: 衣服焦 并怡自乐
( 3 )请为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 4 )翻译

子猷速走避,不惶取屐

( 5 )小明对魏晋名士风度赞不绝口,却也有些不理解,“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逸少的行为是否符合魏晋名士风度?请结合选文及你的阅读经验,解答小明的困惑并谈谈你对魏晋名士风度的理解。

议论文阅读

抓住你的暗时间

刘未鹏

①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 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呆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 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②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 的天數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 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学的 东S當驻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如果你走路吃饭做梦,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事,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投入的时间才真正等于实际流失的时间。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像沙漏,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 较扫,有些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 扣拥有更长的生命。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④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额外的花销。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间 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 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

⑤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儿书,感到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的状态 却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中相关的内容再次激活。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上网,其实就花了25分钟。

⑥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迅速进入状态,还要看能保持状态多久。

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工作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 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时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

⑧这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高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 用暗时间。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比如公交车上看 书,是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5期)

( 1 )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 2 )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 原因”中的“这”指代什么?(答案不得超过18个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亲爱的同学,家庭中,亲人的爱包围着你;学校里,老师同学的真情温暖着你。但在家庭和学校外,你也一定经历过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自拟题目;围绕中心,叙事完整;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