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菏泽市巨野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恐(hè) 狡(xiá) 徘(huí) 参不齐(cī)
B: 踌(zhù) 溅(bèng) 干(hé) 轻怕重(niān)
C: 积(zǎn) 蓄(zhù) 粗(kuàng) 自惭形(huì)
D: 佩(qīn) 热(chì ) 育(bǔ) 鞠躬尽(cuì)
2、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妈妈,已经说 , 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诸位短语、动宾短语。
C: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 家醅 窥探 顾名思义
B: 哂笑 藉贯 干涸 逢场作戏
C: 焦燥 崩塌 黯然 龙吟凤哕
D: 佳肴 压韵 顾忌 左右逢源
4、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微不道 以中有乐者
B: 精求精 慕圣贤之道
C: 荆请罪 势竞上,互相轩邈
D: 固若金 媵人持沃灌
5、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胸(pú) 妒(jí) 油(kāi) 步(duó)
B: 蝉(tuì) 那(shà) 斑(máo) 脑(suǐ)
C: 谷(bǐ) 渊(bó) 士(shēn) 勤(yīng)
D: 恶(zèng) 梁(jǐ) 情(zì) 摩(suō)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B: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D: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ì)笑 (xiù)觉 并(dì)
B: (zǐ)妹 菡(dàn) 徘(huí)
C: (jī)斜 (yìng)答 荷花(gěng)
D: 负(hé) (yīn)蔽 莲(peng)
8、下列成语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扑朔迷离——《木兰诗》
B: 不亦乐乎——《礼记》
C: 舍生取义一一《孟子
D: 一鼓作气一 《左传》
9、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 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 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 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10、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所有的波斓壮阔都会化为细波,所有的锣鼓欢鸣都会归于()寂,热血沸腾的青春带着它浩浩dàng dàng()的气势一路走远,只留下平庸生活里难以消解的()繁、干枯、琐碎、躁热。但我仍然想找回青春那gǔ gǔ()流动的热血,去和曲折命运勇敢单挑。


A: 汤汤 汩汩 céng rǒng
B: 荡荡 股股 cén chén
C: 汤汤 股股 cén chén
D: 荡荡 汩汩 cén rǒ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诗描写了那个季节?由哪个句子可知是这个季节?

( 2 )请你说说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诗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略无处 ②月 ③飞其间 ④素

( 2 )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①沿阻绝 ②夏水陵 ③虽乘御风 ④引凄异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4 )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个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全桥结构匀称,和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1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心内容是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B: 这一段文字的结构方法是总—分—总。
C: 引用张嘉贞的话是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引用张鷟的话是说明桥的艺术价值高。
D: 选文运用大量的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
( 2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加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遥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于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二)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选自“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区内东、西部建筑布局的对称轴,也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中轴线沿途,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院长冯午生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非遗”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在青少年中普及“非遗”教育,首先应从教师着手。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非遗”的内涵,并有了系统化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将“非遗”文化传播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

2019年1月,冯午生将他的“非遗”教育理念带到了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开设了《北京中轴线“非遗”教育方法的探讨》专题讲座。讲座中,冯院长提到“非遗”教育对青少年有着很多正面影响,如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与职业素养等。但是,“非遗”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缺少资源、各学段衔接难等问题。对此,冯院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北京市中轴线非遗元素手工表达》项目。抓住“手工”这一特色,可以将“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越,并用手工课衔接各学段。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3

材料三

截至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上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了上千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造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设了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市级县级的名录就更长了。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走在正轨上。很多地方把隐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作宝贝抢,连传说中的孟姜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牛郎织女和白娘子都有了故里,有的专家将之总结为“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先把“非遗”抢到手,然后再将虚落“实”到假古迹、假遗址上,再用其拉动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就真的有了所谓的“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书馆”。这些对“非遗”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只能是南辕北辙。更何况一些地方看似精心打造的非遗园以及文化生态园,既没经过科学研究和调查,而且也只是千篇一律的硬件堆物,很快便成为荒芜之地。

国家的投入和法律的保障并不能维持一项非遗文化的永久流传,任何一项不管什么样的文化被列入什么样的名录也不能保证它的高枕无忧。非遗的传承,其实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群众的自觉自愿。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上,政府最应该做的,也许是更多的幕后工作,是尽心尽力去培植适合它自由生长的土壤,而不是将其当作自己政绩的摆设和装饰品,当作自己文化产业的增长点或者校心竞争力。

——选自《人民日报:非遗不是摆设,传承要靠自群众的自觉自愿》

( 1 )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
( 2 )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一以________为主,材料二以________为主,材料三以________为主。
( 3 )阅读以上材料,下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法律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差别很大,如“传统节庆”就不属于前者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B: 教师只要深入了解“非遗”的内涵,就一定能将“非遗”文化传播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
C: 冯午生先生认为通过手工表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非遗”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D: 很多地方本着“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既有效继承了非物质文化传统,又拉动了经济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4 )结合三则材料,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成长的滋味

要求:
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