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 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 风烟俱净 湖中人鸟声俱绝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作者是梁衡,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 B: 马丽华在《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中为我们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C: 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D: 《一滴水经过丽江》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 , 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
4、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着(zháo)眼 蝙蝠(biān fú) 比较(jiào) 强聒不舍(guā) B: 憎恨(zēng) 差使(chāi) 祈祷(qǐ) 畸形(qí) C: 气氛(fēn) 堵塞(sè) 戛然而止(jiá) 炽热(chì) D: 狡黠(jié) 迸溅(bìng) 粗犷(kuànɡ) 诲人不倦(huì) |
5、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来湖北博物馆看越王勾践剑的观众络绎不绝。 B: 辽宁男篮夺冠后,一系列庆祝活动戛然而止 , 队员们进入休假状态。 C: 近五年来,盘锦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D: 《非凡匠心》节目试图将“工匠精神”通过鲜活的电视画面进行表达,在潜移默化中鼓励人们在钟爱的领域做到极致和非凡。 |
6、 |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B: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礼物。 C: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 直到好大功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伫立山巅,山风急来,更觉山林的寂静与空灵,心中油然而生一分对大自然的虔敬。 B: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谨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 , 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
9、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②墙壁白色。 ③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④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⑤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A: ②③①④⑤B: ③⑤②④① C: ②①④③⑤ D: ③②④⑤① |
10、 | 下列各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爸爸为爷爷的七十大寿定制了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祝令尊大人健康长寿”。 解说:“令尊”是自己对父亲的尊称,用在这里恰当。 B: 有首歌这样唱道:“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解说:句中第一次出现的“梦”和“悲伤”都是动词,第二次都是名词。 C: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解说:一句中朗读处理是:“牛背上”后面是停顿,“短笛”“嘹亮”加重音。这样读来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了一支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D: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解说:这里的“雨点”用的是比喻义。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仲春时节美丽景致的怀念之情。 B: 首联通过写钱塘湖水面降低、白云与波浪相连接表现季节特点。 C: 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 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 ( 2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 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 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成功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我们得以走出家门,观赏美景。请模仿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 答:我选( )。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 十八九,絪为御史, ②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4 )《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 A: 俊辩 B: 气义 C: 知人 D: 幼敏 ( 5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
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在丰
台区的三个镇之间骑车跑上五六十公里,也只能揽来三四个快件。但如 今,阴法勇每天只去一家企业收件。他说:“这家企业的网上购物生意,每 天都能发七八十个快件。光这一家我就快忙不过来了。”
②最早,民营快递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从2005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 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当年,圆通、申通、中通和韵
达速递公司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中的网 购迅速成为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
务量都来自淘宝。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 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近几年,快 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 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急于抢占这个市场的快递业打起了价 格战。七八年前,北京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DDS 快递公司甚至 曾打出上海同城快递2.8元的超低价。这种情况导致快递 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抗风险能力渐弱。先是DDS公司在业务激增的冲击下,因入不敷出而倒 闭。之后是2010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
递,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造成混乱局面。
⑤其次,近几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 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
扩大规模。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 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电子商务多从 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货,导致中西部地区派送任务重,揽收收入
低,派送不积极,涉及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的投诉居高不下。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突破 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 始自建物流。2011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 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
平台。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总的来讲是 会缓解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大量跨省快递将转变为同城快递,因租不到飞 机、火车而影响寄递速度的情况以及因长距离运输造成的快件损毁情况或将
相应减少,网购快递服务质量也有望因此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加盟企业或 将纷纷宣布独立,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他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了。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得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 1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 2 )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 3 )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 4 )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