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 响睛 翻来覆去 波光粼粼 B: 菡萏 阴蔽 莽莽臻臻 随声附和 C: 宿儒 需索 畏罪潜逃 花团锦簇 D: 假寐 蹒跚 不求胜解 人声鼎沸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二十多年来,四川全力打造九寨沟景区,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B: 四川九寨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 《战狼2》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因为它强化了国人的爱国之情——无论你在哪里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D: 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考老师要求每个考生在考试时必须独立答卷,真正做到旁若无人。 B: 这里荷花飘香,荡舟湖上,心旷神怡 , 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C: 对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我们都应该择善而从地学习。 D: 最近各大网站的论坛上关于热播电视剧芈月传的帖子简直是星罗棋布。 |
4、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 ) A: 一曲《春江花月夜》犹如仙乐飘飘,那难以描绘的动人旋律顿时充斥于山野林谷之间。B: 科学研究是没有界线的,因此各学科的所谓“经典理论”都不应该成为“禁区”。 C: 六月的天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天气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在今后几年里,杭州将与亚运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亚运也会跟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
5、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行的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④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⑤文物非法交易也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A: ②④①③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③④②⑤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不惧怕孤独,能更坚强。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也是忍受孤独逐渐成长的。B: 《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它讲述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燕青义救卢俊义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C: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也选自《呐喊》。 D: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
7、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焕发 承载 凝聚 C: 焕发 承担 凝结 D: 散发 承担 凝聚 |
8、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
9、 | 下面各句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B: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C: 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D: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
10、 | 下列作品选自《朝花夕拾》的一组是( ) ①《阿长与〈山海经〉》②《风筝》③《藤野先生》④《孔乙己》⑤《范爱农》 A: ①②③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②。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③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④何必独沾衣? 【注解】①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②翠微:这里代指山。③酩酊:大醉。④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就是发生在这里。 B: 颔联交代了诗人面对秋天的山光水色,不禁露出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菊花插在头上,来不负这次登高之行。 C: 颔联写出诗人认为应喝个大醉来酬答眼前的良辰佳景,而无需为夕阳落下这样的事情感慨怨恨。 D: “牛山何必独沾衣”是劝人也是劝自己,既然自古而今,像“登临恨落晖”,人生都无常,又何必为眼前的不顺畅而流泪呢? ( 2 )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B: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如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 C: 以齐景公的反面的例子作结语,表现了这种旷怀的情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之意。 D: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 3 )如果去掉【甲】文中加线的“酒酣”一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 )楚王称晏子为“圣人”,马生求学过程中“流辈甚称其贤”,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晏子与马生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材料一)6-20岁能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调整结果
(材料二)
从门儿布说起
众所周知,杭州话里“儿”字特别多,还有“儿”字嵌在词中间的,更为特别。如猫儿桥、缸儿巷、片儿川、瓢儿菜、梢儿柴、把儿柴、筒儿面、门儿布等等。据有心人统计一共只有17个,可惜我不能一一列举。
其实这些嵌“儿”的词也在逐渐消亡中,比如说“门儿布”就是一例。当今的年轻人纵然会说,恐怕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年长的杭州人都知道,门儿布曾是家家户户皆有,人人要用的东西。家庭主妇们平时积攒的碎布头到了一定数量就会拿出来糊门儿布的。先卸下一块门板,架成案子。(旧式房子的木门是靠木轴转动的,不用金属合页,故可卸下。)然后把碎布刷上一层薄薄的浆糊贴在门板上,一层又一层糊上去,尽量地平整匀称,当糊到有报纸大小,有四五层厚时就可歇手,以后的时日就是等待了。经过数天风吹日晒,布头渐干,粘合成厚厚的布衬,用力揭下就能用了。这就是门儿布名称的来由吧。当然,你用搓板或别的什么木板也能制作,但还得冠以“门儿布”美名。门儿布多用来做布鞋或做领衬,记得杭州杂货店曾有现成门儿布卖的,而记忆最深的是那专卖门儿布的老者。此人留着长长的头发,形如当今的艺术家模样。他背个布袋,手中擎着根竹竿,竿上挂着一张门儿布,因为老人是哑吧,这随风飘动的门儿布就是他的广告。如今,布鞋已少有人问津,即使想穿布鞋,只要到老鞋庄“边福茂”去买就是了。于是,门儿布也就远离当代生活,进而鲜为后辈所知了。
(材料三)关于方言的各界声音
吴语平台:
吴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语言之一,和粤语、北方官话并列。使用人口大均有八千万(接近韩语使用人口),目前无任何官方地位。
吴语有着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是古代华夏雅言的传承之一。东晋的衣冠南渡,把晋朝古音带入江南。吴语保留了两千年前的古汉语声调:入声(今普通话已无入声)。吴语还保留了中古汉语里的全浊声母,这些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古汉语音韵。很多古诗词用吴语朗读要比普通话押韵很多,如杜甫的《佳人》《登高》,岳飞的《满江红》等。
网友评论:
ZE西:母语就是在母亲脚馒头上学会的语言。
祖传角子:现在很多人的方言都说的不伦不类,就连我爸妈也是。本来还指望他们给我纠正哪些方言没讲对。
江8:杭州地方台还是多看看吧,钱塘老娘舅,有些节目里都在说方言。
LXh:目前各地都有自发组成的方言保护团体,但大部分的保护方案仍停留在讨论阶段以及小规模的民间组织活动,整体亦缺乏沟通交流,尚无任何实质保护方言的有效行动。方言及方言艺术步向消亡的趋势并未有改变。
池昌海教授:方言的消失是大势所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反映社会信息的公共平台,理应为社会大众所共享,应该让广播电视中的方言节目下课。
人民日报:方言保护首先应是社会之责,应通过文化、艺术组织的努力,通过影视娱乐、大众交流等形式推动。
中国文化报:每种语言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无法为别的什么语言所代替,其文化价值都值得尊重与传承,而一种语言的文化价值其实还包括方言的存在。我国各地的戏曲有上百种,每种地方戏都是以方言为基础的,若没有了方言,这些地方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珍贵的地方戏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方言也是乡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眷恋着乡音,它已经融进了人们的感情,如何割舍?
周海中教授: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雅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总低着头。一天,她买了只漂亮的蝴堞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小雅不由得昂起了头,想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小雅走进救室,迎面碰上老师,“小雅,你今天真美!”那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回家往镜子里一看,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