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经典著作往往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 方能真正明白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 B: 夜幕降临,寒风凛冽,他却独自在湖边徘徊 , 这一幕不由得引起了景区工作人员的注意。 C: 你违反了自修课纪律,同学们有目共睹,难道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还想狡辩不成? D: 暑假,我回老家探亲,坐在飞驰的动车里,峰回路转,景象时刻变换,简直美不胜收。 |
2、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 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 在休息室内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D: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
4、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②⑥⑤④③① C: ①⑤④③②⑥ D: ⑤④①③②⑥ |
5、 |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狂澜 肃静 懊悔 呼唤B: 喧闹 崎岖 亘古 屏障 C: 气魂 默契 督学 字帖 D: 澎湃 蚱蜢 泛滥 宛转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7、 | 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A: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B: 《玩笑》 C: 《慢》 D: 《重负》 |
8、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人心:“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 ① 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 ② 一样,会 ③ 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 ④ 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A: ①茫然;②截流;③凄然;④心灰B: ①凄然;②截流;③茫然;④心碎 C: ①凄然;②断流;③茫然;④心灰 D: ①茫然;②断流;③凄然;④心碎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禁/禁止 分歧/祈祷 绽放/沉淀 谰语/斑斓 B: 诲人不倦/忏悔 漂流/漂白 挑逗/挑担 剽悍/缥缈 C: 记载/风雪载途 炽爱/挚痛 揩油/小楷 伫立/贮蓄 D: 默契/锲而不舍 浊流/蜡烛 取缔/啼哭 帷幕/蓦然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滑稽(jī) 匍匐(fú) 蹒跚(pán) 虐待(nuè) 人迹罕至(hǎn) B: 惩戒(chéng) 卸下(xiè) 晕眩(xuán) 抽噎(yē) 拈轻怕重(niān) C: 水渠(qú) 坍塌(tān) 狭隘(ài) 淋漓(lín) 畏罪潜逃(qián) D: 荫蔽(yīn) 热忱(chén) 蜷伏(quán) 突兀(wù) 杞人忧天(qí)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倦 夜 苏轼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醉翁亭记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③野芳发而幽香 发 ④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旧时的离别
张悦然
①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要1小时37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仪式感?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
②我关于火车的最初记忆,与济南那座老火车站有关,那座德国人留下的日耳曼风格的建筑。若不是再看到照片,我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有一个绿色圈顶、四面都有钟表的塔楼。小时候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远远地看到它,就开始兴奋了,它耸立在灰蒙蒙的楼群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异国情调。而那种异国情调,好像与正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有关,头脑中衍生出各种想象。拎着箱子走进圆拱形大门,有一种出远门的郑重感。它的繁复、典雅、美轮美奂,令旅行充满仪式感。
③那时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车,清晨我被妈妈摇醒,拉起胳膊塞进外套的袖管里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后下了车,抬头就望见“北京”两个大字,我吸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去哪里买菜,看什么报纸,有没有像趵突泉那样一个元宵节可以看花灯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无法想象在别处,故乡以外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火车缓缓地朝远处驶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月台上总是刮着好大的风,无论什么时节,非要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不可,那种狂烈带有某种戏剧性。大风好像是一件道具,为了在离别和重逢时,给旅人添上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气息。
④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月台上的风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那些风都去了哪里呢?真是个谜。没了风,旅人也没了风尘仆仆的气息,剩下的只是倦意。月台越建越大,却越发让人感到局促,再也没有从前那种空旷的感觉了,要是看到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我就会莫名地恼火,觉得他对这场离别不够郑重,的确不需要多么郑重,就算有些离愁别绪,也完全不必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伤,而是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
⑤旧时的离别具有一种美感,想来是与悲伤的质感有关。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
⑥总之,火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感到难过的事物,这个词的属性已经改变了,变得平淡而日常,这样想一想,在“火车”这个词失去了它所负载的情感重量的时候,那座老火车站适时地死去,变成记忆中的文物,或许也是一种合理的命数。
(有删改)
( 1 )文章写了作者小时候关于“火车记忆”的三个片段,请概括。片段一: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
片段二:________。
片段三:________。
( 2 )联系语境,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列句子。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 , 无法让对方知道。
( 3 )文中“现在的离别”和“旧时的离别”有什么不同?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概括。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②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 ,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
( 4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安塞腰鼓粗犷豪放、刚健雄浑;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格物致和实践探索、质疑求真.……这些美丽都是永存的。
请以“ ,是不过时的美丽”为题,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