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甘肃省酒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①品味人世百态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观赏世间美景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 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 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B: 作者强调实验精神,但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C: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 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4、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羸弱 要诀 名副其实 走头无路
B: 贮蓄 盘桓 轻歌曼舞 郑重其事
C: 练达 愧怍 谈笑风声 李代桃僵
D: 纯粹 遏制 鸠占雀巢 销声匿迹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两个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远远望见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清淡的 。萦绕在村子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A: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白纱 
B: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仿佛山间缓缓流淌的河流
C: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白纱
D: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仿佛山间缓缓流淌的河流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元旦晚会将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更优秀的节目来认真排练。
B: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觉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C: 随着自动清洁车进校园,对于校园的清洁阿姨来说,无疑是一件“抢饭碗”的事。
D: 腾讯公司已再次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提现手续费暂不调整,否认微信调费流言纯属谣传。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不听我们的劝告,一意孤行 , 结果上当受骗,现在是后悔莫及。
B: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C: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D: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 母亲带了浑身黄色的一只小猫回来。
C: 游过这条并不宽的河,我用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D: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9、

下列各组划线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责(jié) 眼(yì) 名(nì) 胆(qiè)
B: 禁(gù) 黑(yǒu) 真(dì) 死(pián)
C: 广袤(mào) 犀利(xī) 稽首(qǐ) 叱咄(chì)
D: 睥睨(pì) 执拗(ào) 迸裂(bìng) 朔方(shuó)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常用于宴会典礼。
B: 《小石潭记》和《马说》的作者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呐喊》和《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社戏》一文出自《呐喊》。
D: 《苏菲的世界》常因其有着深奥晦涩的哲学“高冷”面孔而不受大家欢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 后四句写昔人乘鹤所见,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 2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

沿溯阻绝 沿:________ ②多趣味 良:________

③直视无 碍:________ ④窥谷忘 反: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3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 4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 2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4 )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 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找回颤动的感觉

①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②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③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④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⑤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⑥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⑦“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⑧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⑩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⑪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⑫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⑬“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⑭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⑮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⑯“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⑰“发生了什么事?”

⑱“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⑲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⑳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 1 )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⑧段内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

( 2 )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 3 )发挥想象,将本文第⑩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市区考生作答】

一:命题作文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县(市)考生作答】

三:命题作文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四:给材料作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发挥所长创造精彩;人无完人,关键看如何任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