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衡阳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 )

原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


A: 被动句:小李被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
B: 反问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怎能不激怒小李?
C: 否定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不能激怒小李。
D: 感叹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啦!
2、

为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zhì) 笑 (chǐ) 上欺下(mèi)
B: 禁(ɡù) 褓(qiánɡ) 尽职守(ɡè)
C: 抽(yē) 落 (yǔn) 一黄土(póu)
D: 拮(jù) 扶 (yè) 成吉思(hàn)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_______________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做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右逢源 漠不关心 肆无忌惮 强聒不舍
B: 翻天覆地 脍炙人口 世外桃源 提心吊胆
C: 侧隐之心 戒骄戒燥 无与伦比 谈笑风声
D: 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她是祥子的妻子。小福子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溢。
B: 简·爱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爱找到他,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C: 在重伤养病时,保尔偶然认识了女工丽达并相爱。他一边不断地帮助丽达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最终丽达成了保尔的妻子,并帮他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D: 《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鼓上蚤”时迁。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捉,由宋江主婚与时迁成了夫妻。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僵卧孤村不自哀”写出了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但这不是诗人要强调的,“不自哀”才是诗人要坚持的信念。
B: 《狼》中“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
C: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下(lí) 人不(mèi) 锦帽貂(qiú)
B: 微霜(bìn) 千里(zhàng) 秋容如(shì)
C: 红尘(mǎng) 外声(sài) 霹雳弦惊(pì lì)
D: 下炙(huī) 右苍(qíng) 管悠悠(qiāng)
8、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睛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________。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①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②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③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④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⑤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A: ⑤③①②④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②④③①
9、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石潭记》《核舟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故又称“杂记”。
B: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五经”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很有学问,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指青年人,“垂髫”指小孩子。
D: 《傅雷家书》收录了我国杰出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在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做人。
10、下列文学文体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B: 江河,新时期的著名诗人,《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号陶庵,明末清初散文家。
D: 人物、情节、主题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其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 1 )“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起什么作用?
( 2 )分析下面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此去泉台旧部,旌旗十万阎罗。

( 3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紧扣“________”(填写诗句),表明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
①飞漱间( ) ②良多趣味( )
引凄异( ) ④故渔者歌曰( )
(2)翻译句子 。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
(4)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飞漱间( ) ②多趣味( )
引凄异( ) ④渔者歌曰( )

( 2 )翻译句子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3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

( 4 )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 2 )第一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三段画线句母亲为何阻挡我看落叶?而又为何多次建议我去看菊花?这二者是否矛盾?
( 4 )试分析标题的作用。
( 5 )结尾提到“我”懂母亲的话,请你以作者的口吻,写出此时此刻作者相对母亲说的话。(50个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眼 睛 郭 枫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个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够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舍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分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丧,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黄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阔又直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撼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⑧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呢?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⑨“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⑩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⑪这件事情已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⑫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进的意义。
⑬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选自《郭枫散文选》)

( 1 )作者说:“孩子有多么美丽的一双眼睛!”结合文章说说,孩子的眼睛美在哪里?

( 2 )文章写了小孩和老人的眼睛,为什么他们的眼睛令作者难以忘怀?

( 3 )结合语境,理解第11段中加曲线句子的含义。

( 4 )第⑤段加横线的句子中,作者列举了在生活中发现的各式眼睛,他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5 )作者说,“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达到宿店。”你认为我们该怎样行走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字数在600字以上;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