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气冲云霄 气势汹汹 不骄不躁 自暴自弃B: 自命不凡 笑容可掬 贻笑大方 按部就班 C: 安然无恙 眼花缭乱 名人逸事 淋漓尽至 D: 为富不仁 众口铄金 秘而不宣 言简意赅 |
2、 |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A: 放弃 探求 缺乏B: 丢弃 探求 缺少 C: 抛弃 探究 缺乏 D: 放弃 探索 缺欠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B: 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目不暇接。 C: 书法家大笔一挥,运腕挥毫,笔走龙蛇,只见兔起鹘落,作品一蹴而就。 D: 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
4、 |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 分歧 抖擞 嘹亮 B: 住蓄 澄清 着落 C: 吝啬 淅历 静谧 D: 瘫焕 憔悴 祷告 |
5、 |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⑥《隆中对》 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范进中举》 A: ①③⑥⑦B: ②④⑤⑧ 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⑧ |
6、 | 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桃林美景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静美,为下文桃花源的出现做了充分铺垫。 B: 《卖炭翁》一诗记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强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并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C: 《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 C: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
8、 |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恣睢 顿开茅塞 自惭形秽 娇揉造作 B: 困厄 歇斯底里 傅庸风雅 不言而喻 C: 恪守 扭捏作态 形锁骨立 李代桃疆 D: 褴褛 持之以恒 相得益彰 与日俱增 |
9、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 ②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 ③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 ④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 ⑤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形成一种韵律 ⑥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 A: ③②①⑤④⑥B: ③①②⑤④⑥ C: ⑤③①②④⑥ D: ⑤③②①④⑥ |
1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 《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 成语“舌灿莲花”一般用来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的美妙。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2 )请自选角度简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 |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题目。 (选自《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①掠笞数百 ②安得此辱乎 ③已而楚相亡璧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尔城!( 3 )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的“足矣!”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 )张仪受辱后,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继续努力,终成大业,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
(材料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本次抗疫过程中亮眼的存在。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作为新兴装备,具有快速机动、远程遥控的优势,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工具。
(材料二)
无人机在抗击疫情的表现可谓高端又亲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流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二次传播,无人机穿梭在各大城市的医疗单位之间,运送重要的样本信息以及急需的医疗药品。一些起飞重量更大的无人机还能完成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运送任务,将人们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运送到位。无人机搭载红外相机和语音设施后,就可以活跃在全国各大关键路段上,进行群体测温,有效引导人群疏散,同时向过往车辆宣传本次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提醒大家做好必要防护。疫情发生后,消毒任务迫在眉睫,人工消毒速度慢、效率低,利用无人机空中喷洒,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人烟稀少的乡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消毒任务。
(材料三)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由于运行成本低和使用方便,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黑飞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无人机使用培训及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
( 1 )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①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划线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②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 3 )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注重生活细节,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