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包头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桑(zuò) 荒 吹毛求(cī)
B: 浩 杂(rǒng) 水 谀奉承(ē)
C: 膜(nián) 偻提携(yǔ)
D: 弱 慰(jí) 雾 众目睽(kuí)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介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羊脂球》,作者莫伯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和菲利普夫妇.②《故乡》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不一定是作者自己
B: 孙悟空,由一块仙石变化而成,他手持金箍棒,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他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深受读者喜爱
C: 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D: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以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3、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菜qí 缠luò 脑suí 傥tì
B: 异chà 罚chěng 悔ào 祷qí
C: 香fén 问bǔ 凶jí 黑zhì
D: 食mì 生然mù 安tián
4、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抖擞 键壮 嘹亮 呼朋引伴
B: 安适 慈善 地毯 咄咄逼人
C: 云宵 骄媚 粗犷 花枝招展
D: 荫蔽 絮叨 决别 人迹罕至
5、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满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 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C: 文章大量选择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体现了写景散文的特点。
D: 文章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踌著 调谢 妙手偶得 触目伤怀
B: 牛犊 鲜腴 张目结舌 纵横决荡
C: 婆娑 开恳 厌厌欲睡 连绵不断
D: 燥热 联结 重峦叠障 俯仰生恣
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迅哥儿冒了严寒,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眼前衰败的荒村,与儿时伙伴闰土之间难以逾越的厚壁,圆规辛苦恣的生活,……这一切都让他然若失。


A: ①嶂 ②雎 ③惘
B: ①障 ②睢 ③罔
C: ①嶂 ②雎 ③罔
D: ①障 ②睢 ③惘
8、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
B: 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
C: 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
D: 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
9、

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严历 畸形 油光可鉴
B: 隐蔽 虐杀 咳人听闻
C: 菜畦 弥漫 再接再厉
D: 桑椹 和谐 与时俱进
10、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xǐng 不dàn 掇chuàn 藻yùn
B: 静tián 暗huì 杂rǒng 然jiá
C: 鼓jié 铮zhèn 花然huà
D: 戏xuè 粗kuàng 作niè 从q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十余岁 阅:________

不可得 竟:________

( 2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山门圮于河

( 3 )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 5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春天让条道

陈绍龙

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枚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

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也“霸道”的很,也有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等是很危险的事情。

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的停下来当然乐意的很。寻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或是打着眼罩,天上有一枚风等!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枚装了风铃的风筝。

跟在身后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的,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

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的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一边向旁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

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的一排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虽说准司机们在片刻之中释放自己慢慢地在欣赏这片春天的景色呢。

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呵,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风铃声。

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等,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枚这样的风筝,能发出“呜呜”声带风铃的风筝。

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堆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哑语。

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划:“我爱你们”。

教练也会哑语?

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

“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哑语。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哑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

( 1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情节。

主要情节:看见风筝→①________→得知真相→②________

心理变化:埋怨→乐意→③________→④________

( 2 )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文中多次使用暗示,对于放风筝的孩子是残疾儿童,前文中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两处,写下来。
( 4 )怎么理解标题“给春天让条道”的含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 1 )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 3 )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并举出在生活中能体现自己有良好教养的两个事例。
( 4 )教养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俗话说“言谈举止观品行”,如果把这句话作为上联,请你对出一个下联来勉励自己。

上联:言谈举止观品行

下联: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补你一个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横线上可填“拥抱”“点赞”“道歉”“礼物”等, 也可以填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③不少于 600 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