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南江县坪河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念性建筑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 。很多公共建筑都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城市曾经的价值观认同。不同时代的公共建筑,都代表了一段不同的历史或故事,或辉煌,或屈辱,或引人入胜,或催人泪下,总能勾起人一段的回忆, 出一部或完整或残缺的城市史。


A: 标志 象征 拼凑
B: 象征 标志 整合
C: 标志 象征 整合
D: 象征 标志 拼凑
2、下面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zhuō),无论是令人厌(wù)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 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yuè),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C: 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zhì)比,庄严(sù)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3、

下列作品选自《朝花夕拾》的一组是( )

①《阿长与〈山海经〉》②《风筝》③《藤野先生》④《孔乙己》⑤《范爱农》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的必要性。
C: 矮寨大桥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喜爱。
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强突然意识到,在关键环节上的操作偏差,导致了整个焊接工作屡试不爽
B: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三目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抖音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娱乐软件,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 , 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 英国消费者协会曾测试过13个样本的预先包装好的切开的果蔬,结果有4个样本的维生素C含量至少减少了一倍。
C: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7、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溃退 狼籍 赋闲 眼花缭乱
B: 踌躇 琐屑 婆娑 坦荡如砥
C: 窒息 燥热 颓搪 油光可鉴
D: 诘责 蹒姗 镌刻 和颜悦色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折(sǔn) 约(qiè ) 伏(juǎn) 气冲牛(dǒu)
B: 对(jiào) 古(gèng) 色(mù) 人不倦(huǐ)
C: 修(róng) 热(chén) 丰(láo) 堂大笑(hōng)
D: 育(bǔ) 取(dì) 悔(chàn) 悲天人(mǐn)
9、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
B: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香菱学诗体现了贵族女子附庸风雅的特点,更体现了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的执着追求。
D: 简•爱的人生理想体现在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江淮河汉区域,不再是树木,而是森林了。
B: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情的小城里。
C: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D: 这也许可能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书愤(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①,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③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高宗绍兴

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洲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③[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 1 )上面这两首诗分别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所表达的辛弃疾与陆游的共同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又写出他们年华已逝却功业未成的伤感和愤懑。
( 2 )两首诗对战争场景的描写都堪称妙笔、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处,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场景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对比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史》: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

②不物喜 以:________

斯人 微:________

④他日政 为: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

( 3 )读完甲、乙两文,请简要回答为何“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 4 )纵观古今,你还能举出“先忧后乐”之人的事例吗?试举两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并回答问题: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似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摘自《读者》2008年第5期)

( 1 )“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品读下文,作者都从“那一响”中读懂了哪些人?

( 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些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听了妈妈的一番夸奖,儿子挂满泪珠的小脸上漾出了笑意。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 1 )通读全文,结合所给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人物

情节

妈妈

妈妈浇花

妈妈拔掉花盆中的草

②________

妈妈夸奖、感谢儿子

儿子

儿子也浇花

①________

儿子说明原因

③________


( 2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一句进行评析。
( 3 )文中儿子的表现让妈妈“心温柔的动了一下”,这个“动”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 4 )你从文章结尾一段读出了什么深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田地,可以在上面种植很多东西,比如,可以是一个令人怀念的人,一处难以忘怀的风景;还可以是一份善良与美好,一个梦想与幸福……你会种些什么呢?

请以“在心田里种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