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 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客观。消息是不可以体现作者的主观倾向的。 C: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D: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耐人寻味。 |
2、 | 下列加下划线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傍晚时分,橘子洲上长1200多米的彩灯如出水巨龙腾跃江面,点亮了长沙的璀璨夜空。B: 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
3、 |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 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
4、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
5、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B: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D: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B: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C: 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7、 | 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标书有错误?( ) A: 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
8、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筹备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灸手可热 B: 燥热 震耳欲聋 正襟危坐 涛涛不绝 C: 吹嘘 无懈可击 试目以待 名副其实 D: 盎然 广袤无垠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
9、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范(diǎn) 恪守(gè) 自吹自擂(léi) 一意孤行(xínɡ) B: 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 C: 愚蠢(chǔ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 D: 谦让(qiān) 积淀(dìng) 大发雷霆(tíng) 坚持不懈(xiè) |
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 1 )全词用语精练传神。试举例分析。 ( 2 )谈谈你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 ( 3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4 )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 奔: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 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4 )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 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 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 5 )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②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划线B句。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很久以前,一直和睦地生活在相毗邻的两个庄园里的一对亲兄弟陷入了一场纠纷,这是四十年来两兄弟之间首次发生的纷争。
在这四十年当中,他们俩肩并肩地辛勤劳动,共用农业机具、互换丰收果实。这种漫长而有益的合作突然停止了,原因是发生了一起小误会,结果发展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一天上午,有人敲开了哥哥家的大门,一个背着木匠工具的人对哥哥说:“我正在找活干,如果您的庄园需要修缮,我可以帮助您。”“是的,我这里正需要你,”哥哥回答说。哥哥说:“你瞧,在小溪另一边的那个庄园里住着我弟弟。上周我们两个庄园之间还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但是,前几天我弟弟用推土机开了一条渠,从此,一条小溪横在我们的庄园中间。”“他这样对待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看。你看到粮仓旁边那堆废木头了吧,我想让你在这里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此后,我永远都不想见到他了,”哥哥说道。木匠对哥哥说:“我懂了,请给我钉子和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锨,我的活肯定会使您满意的。”
哥哥帮助木匠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后,离开了庄园忙别的去了。
木匠一整天都在忙碌着,又是测量,又是锯木头,又是钉钉……日落时分,木匠已经干完了活。这时哥哥回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切惊讶地目瞪口呆。因为他没有看到两米高的围栏,而是一座小桥———一座穿过小溪连通两个庄园的桥,它精美的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
这时,弟弟从桥那边的庄园走过来,抱住哥哥说:“你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之后,你却建造了一座美丽的桥。”说完,他哭了。
当兄弟两人重归于好的时候,他们看到木匠正在一边默默地收拾工具。“等一下,我这里还有很多活需要你做。”哥哥对木匠说道。木匠回答说:“我倒是很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我去造。”
( 1 )这作桥之所以是“美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2 )怎样理解“我倒是很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我去造。”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