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B: 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临驾于人民之上。 C: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名。 D: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刻尽职守。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 ) B: 否则 就 不仅 而且 C: 所以 才 既 也 D: 因此 就 只要 就 |
3、 | 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A: 难、盘、坚、天B: 汉、盘、坚、天 C: 汉、难、盘、坚、天 D: 汉、客、硬、苦 |
4、 |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 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披蓑戴笠 拙拙逼人 淅淅沥沥 毫不掩饰 B: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各得其所 勇敢慈怜 C: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泼泼洒洒 知识渊搏 D: 呼朋引伴 花支招展 疲倦不堪 絮絮叨叨 |
7、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B: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赵云冲来,方欲问时,赵云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赵云斩于马下。 C: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拉黄包车自食其力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本右翼势力大肆篡改历史教材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的目的。 B: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 在国家公祭日上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和有力倡导者。 D: 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
9、 |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宵 倘若 感慨 翻来覆去 B: 萧瑟 竦峙 惭愧 喜出忘外 C: 决别 恭敬 奥秘 各得其所 D: 娇媚 倜傥 穿梭 恍然大悟 |
10、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这只大鸟克服了心理障碍后,变得活泼而无精打采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B: 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C: 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远到近,层次分明。 D: 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 2 )对这首诗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 B: 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时速快的特点。 C: 全诗先是写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稳定。 D: “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 |
阅读下面的文言,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君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 ②轻寡人与________ ③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 ④请广于君________ ( 2 )判断下列翻译句子的正误,对的画“T”,错的画“F”。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 译文: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安陵,但是安陵君不同意,(这是)为什么?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_______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长者,故意打错了主意。 ③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________ 译文: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请安陵君扩充领土。 ④唐华对日:“否,非若是也……”________ 译文:唐雎回答说:“不对,不是这样的……” ( 3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秦王的狂暴态度?( 4 )唐雎是如何表现的? ( 5 )概括本段内容。 ( 6 )综合全篇,概括唐雎与秦王的性格特点。 |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 “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 1 )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爱是最暖的光
崔修建
①我从大西北回来,眼里含着泪,心里装满了暖。
②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四季干旱,草活得苦,树活得苦,但浸在苦水里的生命,也能令人心生敬意。一阵风起,一个草团在不停地向前滚动。当地人告诉我,那是风滚草,也叫俄罗斯刺沙蓬,是戈壁滩上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干寒难耐时,它会从沙土里拔出根,抱成一个圆团随风滚动,遇到适合的环境,会再次扎下根,冒出新芽,萌出新枝,开出玫红色或淡紫色的花。
③随“志愿者小分队”去宁夏固原一所希望小学,我见到刚刚三十出头的陈老师,竟苍老得那样令人心疼。我看过她毕业照上靓丽的身影,没想到仅仅十年的光景,便将秀气的她,磨砺得如此粗糙。面对我的诧异,她一脸淡然地告诉我:“学校曾打过三口井,但都没用多久,便再也打不出水来了,即便打出水,也苦涩无比,根本不能饮用,师生们的生活用水,要靠村民从三十多里远的村子运过来,金贵得很。”
④吃午饭时,学生们以课桌为餐桌,每个学生一碗米饭,只有炒萝卜干和白菜炖豆腐两样菜,每人一碗白开水。他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知足的兴奋。
⑤陈老师吃的饭菜和学生们一模一样,她边吃边跟我聊天,她说现在伙食已经有很大改善了,每天能吃到青菜,每周有两天能吃到肉,有两天能吃到鸡蛋,前几年连青菜也无法保证,师生们经常吃咸菜,有时干脆就是米饭泡酱油。
⑥我感叹这里条件太艰苦了,她却有些满足:“还有比这里更艰苦的学校呢,你看,我教的孩子多阳光啊,他们爱学习、爱劳动、淳朴又善良。”说起她的学生,陈老师满脸的自豪无以掩饰,她拿给我看学生们写的诗,我特别惊讶,眼前这些土里土气的孩子笔下竟流泻出那么多精美的诗句,宛若一朵朵艳丽的小花,犹似一片片灵动的彩云,________,那般的亲切而自然。
⑦那天下午,天空突然一片墨色,一场雷阵雨即将来临,几位老师和食堂做饭的师傅,领着学生们将所有的盆盆罐罐,全搬到教室前的操场上,然后全校师生一起仰首期盼雨滴赶紧降落。
⑧“下雨啦!下雨啦!”几滴雨落到一个孩子伸出的小手上,欢呼声立刻响起来,等雨点密集起来,几个男孩子竟脱下上衣,嬉笑着跑进雨中,任雨水将自己浇成一只只快乐无比的“落汤鸡”,有两个小女孩接雨水搓洗着辫子,更多的孩子则畅快地用雨水洗脸、洗脚,仿佛那是百年一遇的甘霖,不倍加珍惜,便辜负了上苍的一番美意。
⑨十几分钟后,风停雨歇,干涸已久的大地将雨水很快全收走了,被雨水洗过的刺棘却精神了许多,师生们像打了一场大胜仗,说说笑笑着将那些瓶瓶罐罐里的水,倒进厨房的两口大缸里,准备用来洗菜或者洗脸。
⑩陈老师兴奋地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实践课,听从老天的随机安排,等冬天下雪的时候,全校师生都会跑进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尽情地嬉戏,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孩子们的不少诗篇和文章,都是在这样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中完成的。”
⑪原来,很多好课不只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还可以走到广阔的天地中,与风霜雪雨一道完成。我不由得为陈老师和她的孩子们灵活的课程安排,由衷地举双手点赞。
⑫我们送书时,孩子们特别喜欢。一个小女孩有些羞涩地悄悄问我:“叔叔,您这次没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吗?我以前在舅舅家见到过,很想读到。”
⑬我惊讶地问她,能读得懂吗,她说不是很懂,但感觉那本书写得很美。我赞赏她的感觉,回去我会专门给她邮寄一本《人间词话》,再给其他同学邮寄一本。
⑭不曾想到,这些小学生除了喜欢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居然还喜欢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莫泊桑的《羊脂球》这类经典名著。陈老师骄傲地告诉我,孩子们的心空无比阔大,他们能够装得下广袤的世界……
⑮我知道,我面前的孩子们几乎全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每个孩子都更早地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一些担子,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悲戚和怨气,只看到了阳光一样的欢颜,看到了岁月静好。
⑯同去的一位公司经理跟我感慨道:“哪里是我们来给他们送温暖,倒像是他们给我们送温暖,跟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烦恼会被驱逐,愁苦会被抽走,抱怨会被打碎,只有感恩、热爱和勤勉,还有随时随地都能遇见的开心……”
⑰的确如此!
⑱我忽然想到了著名作家张丽钧的那篇美文《牡丹花水》,想到怀着开花的心情,为一壶沸腾的清水,起一个俏丽昵称的那位不知名的戈壁人;想到在漫天风沙中热烈地敲着腰鼓、激情澎湃地起舞的那些陕北汉子,还有把秦腔吼得特别响亮、把信天游唱得如痴如醉的那位民间艺人……那些善于从苦中嚼出甜的小人物,最懂得“天黑下来时,爱就是最暖的光”,爱意盈盈地行走人间,无论走到哪里,头顶都会有一片艳阳天。
⑲其实,幸福的人生,就是携爱而行。
(原文有改动)
( 1 )文章叙述了“我”西北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文章③—⑰段,补写横线处的内容。①________
师生们吃着简单的饭菜,内心却十分满足,令我感叹。
孩子们写了很多亲切而自然的精美诗句,令我惊讶。
②________
学生们喜欢阅读中外作品,涉猎广泛,令我惊讶。
③________
( 2 )阅读文章第⑥段,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并说明补写的理由。补写:________
理由:________
( 3 )文中第②段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作文:
十二三的你正步入花季雨季。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一定有过欢笑和泪水,也一定有着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