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很懂得怎样引导孩子,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B: 郑振铎在《猫》一文中依次讲述了三只猫,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着生病与死亡;第二只猫不招人喜欢,总是喜欢凝望鸟笼;第三只猫不怕生人,预示被路人抓走的命运。
C: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树木,最终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的故事。
D: 《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毛泽东将白求恩与“不少人”在对工作的态度、对人民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对比.既讲述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又批评了当时党内的不良倾向。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从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
B: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时,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严,而将别人的父亲尊称为令堂。
C: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3、

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 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 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 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借“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巨浪、闪电象征一切反革命势力。。
C: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课文按照空间的顺序细致地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D: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叔云》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曲。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 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D: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 终会拥抱大海。
B: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姚明、李娜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生。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 )
A: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B: 是鲁迅先生吝啬吗?当然不是。
C: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D: 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8、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蓦然 拮据(jié) 与日俱增 栩栩如生(xǔ)
B: 愧怍 秀颀(qí) 鸦雀无声 眼花缭乱(liáo)
C: 浮燥 尴尬(gān) 莫明其妙 屏气凝神(pǐng)
D: 匮乏 濡染(rú) 众目睽睽 稍纵即逝(shì)
9、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把“在我耳边响起”改为“在我脑海中浮现”)
B: 由于天下大雨,导致我们的跑操比赛被迫延期。(删掉“导致”)
C: 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删掉“不仅”)
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也”改为“就”)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àn) 身(xiū) 预(zào) 不知所(cuò)
B: 念(xuán) 缠(yào) 影(shè) 络绎不(jué)
C: 达(hā) 听(líng) 难(jiān) 兴致勃(bó)
D: 劳(lù) 天(fèn) 晶(yíng) 妙手得(ǒ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岑参的《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完成下面小题。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一作“武城”,即凉州。下文的“晋昌”、“瓜州”都是地名,即今甘肃敦煌。②宇文判官,岑参的好友。③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④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

( 1 )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相似。

( 2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题目“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闻宇文判官西使还”意思是听说朋友出使西域返回。

B.首联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漫漫春雨,声声鹂鸣,令诗人流连忘返。

C.“边柳挂乡愁”一句中 “挂”字化抽象为具体,把游子那种浓浓的乡愁形象化。

D.“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抒发了诗人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 3 )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国约以伐齐。楚相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注】①五国约以伐齐:指起、魏、韩、燕、楚五国联盟欲进攻齐国。②马陵之难: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以孙膑为军师,在马陵大败魏军,并俘虏魏太子申。

(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

①我悉兵以之________

②以于齐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

( 3 )五国联合讨伐齐国,最后以失败告终。造成联盟瓦解的根源是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泥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缄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客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蔓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弭。——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弦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采……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饿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走、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⑥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采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3期,选文有改动)

( 1 )文章重在写泥泞,但第①②段却从北方漫长冬季里的雪着笔,为什么?
( 2 )阅读文章②③两段,说说雪的“美丽”和“丑陋”的含义是什么?
( 3 )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 4 )文章第⑥段说作者在融雪的季节,走在农贸市场久违的泥泞路上.为什么会陷入另一种怀想?
( 5 )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北斗:助推国力,导航生活

王 敏

一,护卫国家安全

①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场所。因此,卫星导航系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

②与目前应用广泛的GPS相比,我国的北斗系统起步晚了整整20年,但在技术上并没有落后很多。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并且还有提高的空间。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不输于GPS。

③北斗系统在护卫国家安全上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后,我国海军北海舰队随即进行了信息化升级改造,使北斗的应用更符合舰艇远洋训练的需要,并率先在舰队水面舰艇部队推广。

二,_______________

④在海南,有渔民说,现在渔船上供奉两样东西,一样是妈祖,另一样是北斗。渔业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较早也较为广泛的一个行业。安装了北斗系统终端,不仅可以为船只导航,还可以通过北斗独有的短报文技术,报告船只位置和船上人员的情况。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10万艘出海渔船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端。

⑤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曾出现震区通信设备全部遭到破坏,前往震区救灾的部队与后方指挥中心无法建立有效联系的紧急情况。情急之下,有关单位迅速调拨了一批北斗卫星用户机,配备给一线救援部队。后方指挥部实现了“看得见”的救援指挥,前方救援部队也实现了实时短报文通信,指挥命令及时下达,灾情信息实时上报,前后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效的信息沟通桥梁,保证了指挥调度顺畅。北斗系统在汶川地震救灾决策、搜救、医疗等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⑥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凭借着这些优势,在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救援、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样大显身手。

三,助推国民经济

⑦如今,上至航空航天,下至百姓日常生活,卫星导航应用技术不断推广,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⑧据统计,目前,我国涉足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业的厂商与机构超过5 000家,2010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2020年有望跃升至4 000亿元。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⑨同时,随着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北斗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上海,智慧城市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即将启动,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将落户“大虹桥”。“智能呼叫”“智能交通导航”“特殊人群关爱”等民生应用项目,即将进入百姓生活。

⑩目前,带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导航仪已经开始投放市场,直接“导航”百姓生活。但专家同时指出,北斗系统仍然要大力研发突破核心应用,并使应用形成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北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专家表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系统,期待北斗导航在卫星导航国际舞台上的“精彩演出”。

(选自《半月谈》2013年第6期,略有改动)

( 1 )请给第二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 2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明其作用。

( 3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安装了北斗系统终端,不仅可以为船只导航,还可以通过北斗独有的短报文技术,报告船只位置和船上人员的情况。

( 4 )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请你预测:北斗导航系统在卫星导航国际舞台上将会上演怎样的“精彩演出”?

链接一: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

链接二:交通运输部要求9个示范省份的大客车、旅游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在2013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北斗导航车载终端。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人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