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安徽省岳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为句中划线字选取正确义项( )

遂许先帝以驱驰

A: 鞭马前进
B: 奔走效劳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
C: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 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3、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C: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D: 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蝶园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4、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躁热 任劳任怨 无动于忠 旁逸斜出
B: 推崇 别出新裁 张目结舌 不折不桡
C: 云宵 眼花瞭乱 妙手耦得 诚慌诚恐
D: 蔓延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和颜悦色
5、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其中最合适的项一是( )
A: 宾至如归,稍安勿躁
B: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半山色半城湖
C: 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 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B: 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 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7、

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
B: 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明白,懂得)
C: 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
D: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早上)
8、“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老子
9、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宰/长气蓬勃 前后继/风尘
B: 骗/眼 茫/虚无缥 言简意人听闻
C: 公/堂/巧成拙 外妖娆/道扬镳
D: 开伤 虚/奸之徒 眼花乱/穷困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 , 防患于未然。
B: 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C: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D: 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然后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1 )“浣溪沙”是 , “黄鸡”的本意是 , 在诗中是指

( 2 )“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化用了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颦:皱眉。②挈:带领。③彼:她。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其里之丑人见而之________ ②闭门而不出________

③挈妻子而去之走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里之富人见

A: 其里之丑人
B: 见而美之
C: 贫人见之
D: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4 )用一个成语概括为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焕发自省的力量

何聪

①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④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

(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30个字以内)
(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
B: 第②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C: 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
D: 第⑤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
( 3 )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4 )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 2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 3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 4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

丝绸之路上的使者行走在大漠中,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守卫边疆的战士行走在风雨里,一直默默为我们保驾护航;备受瞩目的宇航员行走在月球上,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篇章……中学时代的你,可能行走在求索知识的征程中,可能行走在发现美景的旅途中,可能行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行走,是一次坚持不懈的付出,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力量,也是一份值得坚守的信仰。

请将“行走在”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