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昌邑市文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正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


A: ③⑤④②①
B: ③⑤①④②
C: ①④②③⑤
D: ①③④②⑤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莫言在北京举办“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引来热议,有点赞的,也不乏________的。有人说“莫言的字太差,算不上书法家,凭啥办书法展呢?胆真够大”。倒是身处舆论漩涡的莫言________,在微博上发文称,办展是想让大家看到他的字的真实模样,免得为网上流传的“莫言书法”所误。莫言不把自己的作品展称作书法展,而叫做“墨迹展”,也可见他对书法的敬畏。这种敬畏来自于他从小受到的________,以及对书法的热爱。


A: 冷嘲热讽 安之若素 熏陶
B: 指桑骂槐 安之若素 熏染
C: 冷嘲热讽 视若无睹 熏染
D: 指桑骂槐 视若无睹 熏陶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年一度的“鉴真国际马拉松比赛”报名又要开始了,李老师优柔寡断 , 第一个报名。
B: 面对沙漠里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
C: “早清明,晚大冬。”这是民间对于祭祖时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90后是漠不关心这些文化习俗的。
D: 小王是学经济学的,无论是最近房价上涨的惊人态势,还是未来房价的走势,他总能夸夸其谈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高适
D: 岑参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净水器价格悬殊,质量参差不齐 , 购买者常常不知如何选择。
B: 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C: 父母常年在外,奶奶年迈多病,拈轻怕重 , 很多农活儿就落在了年仅十二岁的王安身上。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6、下列情形中,说话人的语言表达最符合语境或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 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听主持人介绍 “身边好人”的事迹,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受益匪浅
B: 春节将至,步行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商场里的商品鳞次栉比
C: 张大爷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 , 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希望。
D: 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9、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juàn) 发髻 无消息(yǎo) 抑扬顿错
B: 首(qiáo) 妯娌 意趣然(àng) 粗制滥造
C: 澎(pài) 凛冽 息敛声(pǐng) 名门旺族
D: 灭(qiān) 沿溯 引凄异(shǔ) 深恶痛疾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摇蓝 辫子 哀悼 妇儒皆知
B: 踱步 烦燥 斑澜 目不窥园
C: 祈祷 高粱 元宵 深恶痛绝
D: 亘古 烦琐 字帖 再接再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 1 )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2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终。以“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带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 3 )对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 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 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富贵( ) 至陈:( ) 六月( ) 说陈王曰:(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3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 4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忆 读 书(冰心)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⑤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⑦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⑧《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⑩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改动)

( 1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2 )第②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 3 )请写出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②我决定咬了牙……

( 4 )③④⑤段作者详写读了哪几本书?为什么要写?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 5 )文章第⑨段,作者写了哪几层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 6 )《忆读书》一文寄托着作者冰心对少年儿童怎样的期望? 请你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朗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 3 )第③段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

( 5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初中生活马上要结束了,细细回望这三年一千多个日子,你一定有许多感慨和思考,如果用一至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你的初中生活,你将选用哪些(个)词?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关键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超过四个关键词。(2)思想健康,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不得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