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诅骂(zǔ) 怅然(zhàng) 高踞(jù) 伫立(zhù) B: 红绫(lín) 哺乳(pǔ) 拽着(zhuài) 笨拙(zhuō) C: 嗔怪(chēn) 怂恿(sǒng) 暮霭(ǎi) 惩戒(chéng) D: 蜷伏(quán) 元勋(xūn) 虐待(lǜe) 麝香(shè) |
2、 | 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句,一举两得,其乐无穷。下面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合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的原句,下联集合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的原句,天然浑成。根据你了解的内容,下面补写的上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A: 进亦忧,退亦忧,颓然乎其间,意不在酒 B: 通巫峡,极潇湘,四时景不同,乐亦无穷 C: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D: 得之心,寓之酒,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 |
3、 |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B: 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 , 而要昂首挺胸。 C: 我军攻势猛烈,以摧枯拉朽之势令敌方难以抵抗,节节败退。 D: 对于大街上有些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 , 以免上当受骗。 |
5、 |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义”是《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的共同特点,如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放走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B: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C: 《西游记》中的二师兄猪八戒,是一个既好吃懒做又知错能改,既笨拙憨厚又忠义善良,既胆小怕事又顾全大局的文学形象。 D: 鲁迅对《朝花夕拾》中的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写“长妈妈”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淳朴率真的肯定,语言风趣幽默。 |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人,能力有_____________,水平有_____________。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下,输赢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哉斯言。 B: 高低 大小 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C: 高低 大小 怕不丢人 输才丢人 D: 大小 高低 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
7、 | 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蜡梅无妨蜈蚣 B: 影写佣肿绣像 C: 倜傥和蔼规则 D: 怪哉方正斑蟊 |
8、 | 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彼竭我盈,故克之 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北京。”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这两个句子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 B: “科技发达”“今天星期二”“ 中国工人”“ 这本书20元”都是主谓短语。 C: “五十多年来,这位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眷恋自己的祖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外游子眷念”。 D: “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0、 | 下列各项中,与“四面有山皆入画”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B: 一年无日不看花 C: 一夜乡心五处同 D: 一曲新词酒一杯 |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 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逆 寡人 ②色挠 ③怫然 ④跪而谢之 B: 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 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头抢地尔 D: 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 3 )翻译下列语句。 ①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论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有删改)
( 1 )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①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以摆上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以放完了。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秋天的第一份温暖;秋天的第一片枫叶,是秋天的第一份诗意;秋天的第一次驻足,是秋天的第一份思索……那么,属于你的秋天第一份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秋天的第一份 ▲ ”补充完整,写下你的经历、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