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邵阳市邵阳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 , 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B: 邵阳市交警支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C: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 李红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她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是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这些地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诗人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D: 诗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念之情,这也更能衬托出诗人即将回到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担任“产品经理”的深圳少年对答如流 , 使得评委团不敢小看他的聪明才智。
B: 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敌人。真是气冲斗牛
C: 抚州一居民楼一天内多家被盗,犯罪团伙分工细致简直无与伦比
D: 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质问之声石破天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 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C: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 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 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于北京逝世,一代文学巨匠殒落,但她的品格、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C: 马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以3比1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国人为之振奋。
D: 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很多家庭都迫不急待地开始二胎计划。
6、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7、对下列四个字的字音、笔画、笔顺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戍”字,wù,共六画,最后一笔是撇。
B: “层”字,céng,共七画,第三笔是横。
C: “臣”字,chén,共六画,起笔是横。
D: “鼎”字,dǐng,共十三画,起笔是横。
8、下列句子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从空中俯视,运河自北向南曲折地惯穿杭州城,像一缕飘带舞动着。
B: 古老的歌会形式孕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引发人们由衷的赞赏。
C: 下雪天,山区的农民便围坐在火炉旁,享受那难得悠游自在的日子。
D: 长大衣长风衣,配条修身长裤或短裙,同样能体现一张一驰的风格。
9、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望(zhān) 骄(shē) 断壁残(huān)
B: 倒(tān) 荫(bì) 吹毛求(cī)
C: 取(jié) 芳(xīn) 浩瀚无(yín)
D: 赠(guì) 隐(nì) 百鸟啾(jiū)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称“诗三百”。
B: 《逍遥游》出自《庄子》,作者庄子,战国时宋国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D: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而“陛下”则是对皇帝的敬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活板》片段,完成小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1 )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持就火之________ ②互用之 ________ ③则字平如________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 3 )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 4 )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①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大学,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②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③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④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⑤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⑥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⑦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地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⑧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⑨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⑩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⑪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⑫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得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

( 1 )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
( 2 )写出第⑪段“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中“稀释”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
( 3 )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4 )请品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
( 5 )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能力的真谛

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绝大多数人看待优秀者,往往只关注他们工作的成果和辉煌的业绩,很少去跟踪和分析他们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只羡慕别人篮子里的苹果多了,但没有留心是怎么多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③曾听过这样一个试验。一位老师用手指沾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尝味,然后让学生们都做一遍。学生们愁眉苦脸地照做了。这时老师说:“我在教你们观察和思考细节。谁观察和想到我伸进尿样的是拇指,舔的却是食指?”学生们的教训,一是没有认真观察,二是没有深入思考。

④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一个善于并且会正确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在这6年中,他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富有成效的思考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考罢了。”他还说:“我的成功归功于精心的思索。”

⑥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者。但也有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无所事事地去东游西逛,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到头来,时间用上了,精力耗费了,工作却没有多大起色。

⑦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是一座掘之不尽的能力宝库,没有思考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就谈不到创新,谈不到创造性工作。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思考、自觉思考、终生思考的好风气,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

( 1 )本文的题目是“能力的真谛”,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能力的真谛是________
( 2 )本文语言生动,语意丰富深刻。请根据上下文意说说第2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 3 )第⑤段列举的名人事例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观点并填写在段落开头的横线上。
( 4 )作者善于选择论据,运用多种方法沦证观点。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选择________作为论据,从________两方面表明了________的观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提示:从那天开始我喜欢或改变了对某人、事、物的看法;告别了美好时光,开始了新的征程,结识了一段珍贵的情缘,珍藏了一份永恒的记忆,读懂了一种深邃的思想,改掉了一些陋习,树立了远大理想……请以《从那天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