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 《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为帝王作传有十二本纪,为诸侯作传有三十世家,为人臣作传有七十列传。 C: 古代对年龄有特定的称呼,例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指男子十八岁,因为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D: 符节,指君主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 |
2、 | 下列选项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隧道(suì) 穹顶(gōng) 缭绕(liáo) 名副其实(fú) B: 俯瞰(kàn) 颠簸(bō) 浮躁(zào) 络绎不绝(yì) C: 翌日(lì) 打嗝(gé) 巍峨(é) 纷至沓来(dá) D: 妩媚(wǔ) 绚丽(xuàn) 陡峭(qiào) 霓裳羽衣(cháng) |
3、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②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③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⑤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⑥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 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①⑤③④⑥② D: ①⑥②⑤③④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人不仅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工具,还自己动手制作并改良了十多种实用小工具,送给园林人员,解决林木修剪的“疑难杂症”。 B: 鼻炎因呼吸不畅,可使肺膨胀不全、吸氧量减少,导致身体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滞留,出现倦怠、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 C: 丹青载道,茶壶养心,岁月菩提,海上书画名家唐云先生收藏了八把茶壶乃是紫砂艺苑中的名作,壶界收藏中的传奇。 D: 《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40位左右的资深戏骨。 |
5、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愚鲁:愚笨。消遣: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 B: 狡黠:狡诈。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C: 繁琐:繁杂琐碎。炫耀:本课指夸耀、显示。 D: 聪慧:聪明。挑剔:故意过分地在细节上找毛病。 |
6、 | 《齐民要术》是关于( ) A: 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 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C: 医学著作 D: 建筑学著作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且十分头疼的问题。B: 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C: 深受市民喜爱的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体现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D: 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敌军。 B: 愈是环境复杂,愈是杂音喧嚣 , 我们就愈是要牢记初心、彰显定力。 C: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
9、 | 下面这段话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B: ③⑤⑦ C: ①②④ D: ④⑥⑦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B: 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 疾未易为之(变换) D: 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 ( 2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 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 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 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 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 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 )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雨梨花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竞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阅读下面文章。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 1 )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 )为什么该敬业?( 3 )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 4 )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5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小文平时喜欢收集写作素材,最近她摘录了一组触动心灵的句子:
①待凛冬离去,雪融青草,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②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小文读着以上句子,十分有感触,于是决定和朋友们举行一次相关主题的写作交流会。假如你也是小文的好友,为了准备这个写作沙龙,你打算以“那些______的时光”为题,先写一篇文章。
需注意: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