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南宁市隆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


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2、

选出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衣(suō) 酿(yùn) 静(mò) 黄(yūn)
B: 摸(fū) 应(hè) 鸟(cháo)稀(shū)
C: 戴(lì) 烟(bó) 朗(rùn) 眼(zhǎ)
D: 抖(sǒu) 托(hōnɡ) 花(fán) 蜂(mì)
3、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中国梦,迥乎不同。我们用心中的梦表达对祖国深厚的热爱,祖国用美好的现实铸就了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到新发试卷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我马上冲入办公室诘问老师:“老师,这题我还不是很明白,您能给我讲解一下吗?谢谢。”
B: 民政部依法取缔了打着推广国学幌子骗钱敛财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院”等非法组织。
C: 我们为人处世,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变,与时俱进,不可锲而不舍、执着顽固。
D: 近期流感爆发,倘若学校不以为然 , 认为顺其自然即可,那就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疫情。
6、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7、选出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例句: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A: 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B: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C: 人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D: ……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8、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B: 不可捉摸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C: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D: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9、下列表述中简明准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她是亚洲最长寿的妇女。
B: 今天下午,你在校门口等我,不见不散。
C: 我明天有病不能上学。
D: 他告诉老师明天不去春游了。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欧阳修《醉翁亭记》)”“丝”“竹”都是中国古代乐器,下面各项中,“丝”“竹”两种乐器都没有提及的一项是( )
A: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B: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堂越棹弄潮声。(唐白居易《池边即事》)
C: 钟磬冷冷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宋黄升《浣溪沙》钟磬冷冷夜未央)
D: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①淮村:淮河边的村庄。②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③败垣:毁坏的矮墙。④向来:往昔,过去。

( 1 )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给此诗配乐,选择________的乐曲最合适。( )
A: 悲伤凄凉
B: 高亢激昂
C: 恬淡悠扬
D: 轻快活泼
( 2 )联系全诗,赏析首句中“自”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者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①三代: 夏商周三代。 ②金石:钟鼎文及碑文。 ③逃名:逃避名声。 ④志:记述。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五一尔 问今何世
B: 是岂不六一乎 或异二者之
C: 子欲逃者乎 之者谁
D: 欧阳修初滁州 滕子京守巴陵郡
( 2 )翻译句子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4 )欧阳修自号“醉翁”的原因。(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 5 )滁州时期,欧阳修有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那么,根据(乙)文,他在颍州时以什么为乐?请根据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由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将读书活动搬至“云端”,举办了“云阅读”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 1 )根据以下图表数据,概括你所获得的主要信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从以上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2 )学校为“云阅读”活动设计了一张宣传画,请你用一段话描述画面。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3 )学校邀请嘉宾做“云阅读”演讲,请用连线的方式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演讲主题。

图书馆馆长 陪伴,为爱共读

学生家长 和阅读一起跑“马拉松”

知名作家 让书香温暖心灵

心理医生 阅读和写作

阅读文段,回答1-4题。

陪着母亲坐火车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作者:张玉兰)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陪乘火车→________→中年男子偷吃→________ →掏钱资助→________ →母亲欣慰。

( 2 )这篇小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 3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 小说中的母亲“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中的“执意”,写出母亲坚持己见,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性格。
B: 文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如叫卖声中断男人的说话与下文的诉说遭遇,这样使小说行文自然,结构严谨。
C: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了“一路好得很”的谎言,表现他对父母的孝心。
D: 小说描述中年男子的道歉和诉说,意在引出中年男子是为了博得陆总的同情与资助,更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E: 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依顺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诫信有良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尽孝。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两种植物共饮一条溪水,一种是中空芦苇,一种是甘蔗。甘蔗嘲笑芦苇说:“虽然我们长得很像,但我味美甘甜,而你中空无用。”芦苇说:“我们被收割后,你只存活几天,我被制成纸,印成经典传世千百年。”好与不好、有用或无用,并非既定事实。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