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即使是一言兴邦,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都是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的意义。 B: 成责高铁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通畅,还承载着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的责任。 C: 若要优秀文化保持生命力并传承下去,就要让更多普通人多接触、多了解优秀文化。 D: 初中生要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切实做到全面发展,而不是考什么才去学什么。 |
2、 |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B: “雄伟”“精神”“那里”“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动词。 C: “赐教”“家父”“愚见”“斧正”“寒舍”都是谦辞类。 D: 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如“桑树”“地球”“自然”“热烈”。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茸毛 承诺nuò 纠葛gě 睡眼蒙眬 B: 弥mí散 脊jǐ椎 撩liāo起 疏疏朗朗 C: 端详 祈qǐ使 云汀dīng 筋jīn疲力尽 D: 撺掇duo 归省xǐng 贪婪lán 一筹莫展 |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 《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虔(qián)信 荫庇(bì) 自知之名(míng) B: 托辞(cí) 蓦(mù)然 中流砥(dǐ)柱 C: 告罄(qìng) 刹(chà)那 断章取(qǔ)义 D: 感概(kǎi) 孱(chán)弱 面面相觑(qù) |
6、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冷漠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 ③①④②B: ④①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田圃(pǔ) 赣(ɡàn)江 阐(chán)明 恪(kè)尽职守B: 佝偻(lóu) 襁褓(bǎo) 枘(ruì)凿 廓然无累(lèi) C: 禁锢(ɡù) 教诲(huì) 承蜩(chóu) 涕泗横(hénɡ)流 D: 相契(qì) 岑(cén)寂 编纂(zuàn) 引吭高歌(hánɡ) |
8、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 B: 江春/入旧年 C: 杨花落尽/子规啼 D: 断肠/人在天涯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B: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C: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
10、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学校见”是偏正式短语,“留在心里”是补充式短语 ,“明天教师节”是主谓式短语。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判断全部正确。 C: 她不仅爱诗,而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解说: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解说:这一句标语上下衔接,语意连贯。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渐”和“才”二字有着怎样的妙处?( 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①日与水居也 ②则虽壮 ③故北方之勇者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有不溺者也。( 3 )从上面文段中,你获得什么启示,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槐抱柳
袁省梅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槐抱柳活着,准确地说,槐抱柳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得好好的。
这棵树生长在五里柳,是五里柳唯一的一棵树,也是五里柳最老的树。谁也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有人说老人一百岁了,有人说加上闰年闰月该一百多了。王长信老人听了,笑得咯咯的,指着村口的槐抱柳说,它肯定知道,你们问它吧。
可是,没人问这棵老树。
人们都很忙。
人们被风沙撵着,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没走。老人说,他不走,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两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
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咯咯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风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老树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得没了精神。
连着好几天,老树都没看见老人的身影,没有听见老人咯咯咯咯的笑声。五里柳是座空村。无论老人的笑声在村子的哪个角落,哪怕就是在十里外那条细如发丝的河边,老树也能听见老人呼哧呼哧粗重的喘息。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老人说,好吃吧?
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老人咯咯咯咯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 1 )这篇小说以“槐抱柳”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 )当五里柳的人们因为风沙的侵袭纷纷离开家乡的时候,王长信老人为什么坚守下来?( 3 )“树人相应,人树相合”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槐抱柳与王长信老人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点?( 4 )运用间接转述是本文语言描写的一大特点,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直接引用。老人说,他不走,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
( 5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词句。①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提示: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②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提示: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 6 )小说结尾,画面温馨,意蕴丰富。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具体描绘一下这幅画面。不少于50字。将离别推远,再推远
王春鸣
①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我想念父亲了,不知道他是否在离我几十里的老屋,安然地睡着。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
⑤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那些下午与黄昏,他将电瓶车开得呼呼生风。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⑥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⑦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那时我刚刚接到五爷爷要过八十岁生日的邀约,没有人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妈妈说她一闭眼,还看见他活生生地站在窗子外面喊,“胜玉,你开一下门来,我给你带了几个庙里的馒头。”但是,他就躺在那里了,任凭我的表姑们如何哭喊,一动不动。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我的弟媳妇是不善言辞的,她回家以后,每天把爸爸妈妈房间里打扫得干净得不能再干净。有一回爸爸高兴地说,窗玻璃真干净,干净得像没有一样!弟媳妇忽然就扔了抹布哭起来。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 1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将离别推远,再推远”这一题目的理解?写作。
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