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莱芜市莱钢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剑),端午节当日,记者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8点,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慢慢变淡,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香古色:粽子要吃,尤其是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2017.5.31,有改动)

A: 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B: 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 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 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2、

请选出下面短文中根据拼音填写出的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 )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chí) 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髓?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 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xù) 的春风,令人惬意。不必(chī) 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贮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A: 弛 醇 旭 嗤
B: 弛 纯 煦 痴
C: 驰 醇 煦 嗤
D: 驰 纯 煦 痴
3、下列选项中,作品、人物、情节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鲁智深——怒杀王伦
B: 《名人传》——贝多芬——音乐家
C: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从野人手中救下“星期五”
D: 《童年》——阿廖沙——把白桌布扔进染缸,被外祖父打得失去知觉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liáo) 卖(lòng) 粗(kuàng) 静(mì)
B: 别(jüé)  绿(yīn)  棱镜(línɡ)  咄逼人(duō)
C: 临(lì) 如(pì) 告(dǎo) 整宿(xiǔ)
D: 搓(liǎn) 弄(shì) 倜(tǎng) 成(cuán)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②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③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④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⑤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⑥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A: ①③⑥②④⑤
B: ①②④⑤③⑥
C: ①⑥③②④⑤
D: ①③⑥⑤②④
6、下列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不是以诉说为主,而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
B: 诗中“夜夜的月圆”和“水光浮动”两句,烘托出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
C: 四月的春天终将离去,黄昏后星子的“闪”让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D: 这首诗的诗眼是“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原野,花儿盛放,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李花,好一派红装素裹的景象。
B: 但是今晚来听讲的,也只有几个学生!而且他们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还不是借此出来看看夜市罢了!
C: 王维是个诗人,又是位画家,他的作品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诗画的配合相得益彰 , 堪称世间一绝。
D: 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8、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分道扬镳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劫后余生
B: 潸然泪下 脍炙人口 按部就班 梦寐以求
C: 了如趾掌 无动于衷 联锁反应 危言耸听
D: 不假思考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悲天悯人
9、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B: 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
C: 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D: 当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青岛港首次公开亮相。
B: 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D: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并囊括了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每阕不超过四个字)

上阕: ________ 下阕:________

( 2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 )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诛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1 )下面对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尉果广笞:鞭、杖或竹板
B: 为坛而盟:盟誓
C: 将军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D: 皆其长吏刑:惩罚
( 2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激怒其众

A: 祭尉首
B: 徇蕲
C: 杀之应陈涉
D: 扶苏数谏故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画线句子中,两处括号位置省略的内容均应为“起义军”。
B: 陈胜召令徒属,先揭露秦朝苛政,晓以利害,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大家的抗争信念,得到全体士卒的拥护。
C: 起义队伍的迅速组成及其初期的迅猛发展,都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D: 选文部分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陈胜和吴广的英雄气概。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题。

谈孝

季羡林

①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②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三纲五常”,又是什么“三纲六纪”,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具体地应该说“父慈子孝”是一个对等的关系。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一来,只强调“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变成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古书上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许的了。

③历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以孝治天下”。自己还装模作样,尽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少为了争夺王位导致儿子杀死父亲的记载,野史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发生儿女杀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处儿女以极刑中的极刑。在中国流传时间极长而又极广的所谓 “教孝”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卧冰、割股疗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极浓的故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④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极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经被视为经典的《孝经·谏净章》中,我们可以读到下列的话: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 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又焉得为孝乎?

⑤这话说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这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后者只能归入愚孝一类,是不足取的。

⑥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我们还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确实已经淡化了。不赡养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有所闻。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我们当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时候父母抚养子女,没有这种抚养,儿女是活不下来的。父母年老了,子女来赡养,就不说是报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数子女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负担起这个任务来吗?这对我们迫切要求的安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子女者三思。(选自《读书与做人》)

( 1 )作者提倡“孝”,认为 “孝”的核心内容是

( 2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于理性的民族,为什么还流传着一些如“王祥卧冰”这样的愚孝故事?

( 3 )第④段中两个“令”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这一段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4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作为一种行为在中国独为突出,原因是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宗法伦理色彩浓厚。
B: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孝的看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到“三纲六纪”就是这个过程的体现。
C: 孝的概念淡化是时代变革大潮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子女赡养父母才是社会安定团结的积极因素。
D: 关于行孝,作者的提议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切实可行,就是赡养;同时作者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是孝的身体力行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长年的住户

康拉德·劳伦兹

①秋风在烟囱里唱着萧瑟之歌,书房窗前的老冷杉树也起劲儿地挥舞臂膀,大声合唱。尽管隔着双层玻璃,我依然可以听到它们哀怨的歌声。突然,在窗格构成的画框里,十几枚黑色的流线型“炮弹”穿透阴云密布的天空,急坠而下。它们像石块一般坠落,在接近冷杉树顶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鸟儿的形态,如飞絮般轻盈,被暴风裹抉而去,从我视线中消失,比来时还要快。”

②我走到窗边,观看寒鸦和狂风之间的精彩游戏。游戏?是的,这是一场游戏,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熟练的动作,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并不是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而且这些动作并不是天生的,不是本能性的,而是认真学来的。寒鸦的这些精彩动作,它们对风的熟练驾驭,它们对距离的精准估算,以及它们对当地风力条件的了解,对所有上升流、气穴和旋涡的掌握一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每一只鸟自己学来的。

③看看它们如何与风共舞吧!乍一看,我们这些可怜的人会觉得是暴风雨在玩弄寒鸦,就像猫玩弄老鼠一样。不一会儿你就惊讶地发现,恰恰是暴风雨扮演了老鼠的角色,而寒鸦左右着暴风雨,就像猫在戏耍着它的猎物。寒鸦会稍稍让着暴风雨,但不会让太多,寒鸦故意让狂风把自己抛到天上去,抛到似乎要坠落时,寒鸦随意地挥一下翅膀,就转过身来,瞬间又把翅膀打开,开始逆着风俯冲(加速度比坠落的石头还要大)一路坠落。翅膀稍稍一展,它们又恢复了正常的姿势,接着它们收紧翅膀,像脱弦的利箭般射向来势汹汹的大风,一下子向西飞出了几百米。这些动作毫不费力,如儿戏一般,好像在故意气那蠢笨的狂风:“你休想把我吹到东边去。”无形的风魔肯定对寒鸦花了大力气,风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而寒鸦的应对只不过是懒洋洋地扇动几下黑色的翅膀。寒鸦驾驭了大自然的力量,生物在对决非生物的无情蛮力中大获全胜!

④从第一只寒鸦出现在阿尔腾贝格的天空算起,已经过去25年了,我从那时起就倾心于这种银色眼睛的鸟类。生命中那些伟大的爱出现时往往有相同经历,我刚认识第一只寒鸦时,也没意识到其意义之重大。这只寒鸭蹲在罗莎莉·邦加(Rosalia Bongar)的宠物店里,这家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魔幻时光。当时寒鸦蹲在一个昏暗的笼子里,我只用4先令,就把它买了下来,我并不想拿它做科学实验,只是因为看到它张开黄边的大嘴,露出红色的喉咙时,突然想把美食塞满它的大嘴。我当时打算,等它能够独立生活了,就把它放飞,后来我也是这么做的。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时至今日,经历可怕的战争后,我养的所有鸟类和动物都走了,只有寒鸦留了下来,仍在我家的屋檐下筑窝。我的滴水之恩,换来它的涌泉相报,其他的鸟、兽都没有这么感恩。

⑤没有哪种鸟——甚至没有哪种高等动物(群居的昆虫属于另外的类别),能像寒鸭这样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相应的,很少有幼小的动物会像年幼的寒鸦那样楚楚可怜,那么依赖主人。就在初级飞羽刚刚变硬可以飞行时,我的小寒鸦突然对我产生了孩童般的感情。它不肯独处,一秒钟都不行,它会跟在我身后,从一个房间飞到另一个房间。如果我不得不离开它,它就会绝望地大叫。根据它的叫声,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兆客”,后来我们延续了这个传统,凡是家里新养了一种鸟类,第一只单独养大的幼鸟都根据其叫声来命名。

⑥后来,我父亲在其自传中写到了阿尔滕贝袼的寒鸦:“成郡的寒鸦绕着尖尖的屋顶飞翔,特别是傍晚之时,它们用刺耳的叫声相互交流。有时我觉得自己能明白它们在说什么: ”长年的住户!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特点,我们才非常喜爱寒鸭。在秋天,甚至在温和的冬日,寒鸦都会唱着春天的歌,它们会与暴风雨玩勇敢的游戏,此情此景都会触动我的心弦。它们让我心中充满希望,让我保持坚强。

(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有删节)

( 1 )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补全第⑥段空白处寒鸦所说的话。
( 2 )第②段中加点的“游戏”一词能否换成“搏斗”?为什么?
( 3 )第④段插叙有何用意?
( 4 )全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刻画寒鸦的形象。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如第________段中,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当我面对 的时候
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困难、挫折、打击、失败、荣誉、鼓励、成功、某种目光、某某人……),先将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