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云南昭阳区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在下面的语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任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句后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区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桂林市推广并通过了一系列的优惠旅游政策。
3、

下列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

A: 告罄 题纲 满腹经纶 长嘘短叹
B: 臆恻 譬喻 按部就班 人情世故
C: 朗润 精粹 顾名思义 毛骨耸然
D: 漫骂 抉择 一气呵成 黎民百姓
4、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B: 这位著名歌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云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C: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 , 对国防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 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 , 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B: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 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6、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滟滟微波的西湖中,眉目娟秀装束淡雅的发船娘,唱着轻柔动听的越剧从碧水深处缓缓而来,玲珑的船儿,荡开绿色的清波,让人尽享“脉含情新水绿,小船沿流画浆轻”的境界。而岸边那滴翠的绿,斑斓的花,五彩相,辉映成趣。桥蜿蜒,钟声悠扬,……每一处细节,都把西湖的美妆点到极致。难怪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A: wǎn mài jiān zhàn
B: guān mài jiàn jiàn
C: wǎn mò jiàn zhàn
D: guān mò jiān jiàn
7、

下列关于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B: 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这一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C: 凡尔纳的小说是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晶,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作品。
D: 《名人传》的作者是托尔斯泰,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罗曼·罗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战斗的精神。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 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 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7日晚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闭幕,中国飞人刘翔举行了退役告别。
B: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改进,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C: 他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践行。
D: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纸版图书走向消亡,乃至远离我们。
10、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崎岖 麻木不仁 粗制滥造 翻来覆去
B: 愚钝 不可名状 诚惶诚恐 冥思遐想
C: 侏儒 器宇轩昂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D: 尴尬 颔首低眉 油光可见 黯然失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1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七言律诗浓重地描绘雁门景象,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
B: 前两句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写景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
C: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渲染了战斗的惨烈和悲壮。
D: 李贺的诗歌往往具有想象丰富、奇谲求新、独树一帜的特点,该诗中就有鲜明的表现。
( 2 )对诗中色彩的运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黑”字突出了敌人的猖獗以及军情的险恶;“金”字表现出了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
B: “燕脂”即“胭脂”,指将士所流血的颜色。仿佛看到殷红的血迹,在浓重的夜幕下凝结成一片紫色。
C: 诗中浓丽的色彩描绘,不仅突出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更重要的是加重了作品惨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 作者巧妙地把黑色、金鳞色、胭脂色、紫色以及秋色、黄金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 )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幼时即 ②录毕,送之 ③媵人持沃灌 ④弗之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3 )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 4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 5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铜项链

詹蒙

①2003年,我在日本东京读预科班,准备两年之后在日本考大学。

②第二年,我租的旧公寓到期了,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当时已经是冬天,寒风刺骨,东京的天空下起了雪,我颓丧地坐在川崎市新九子车站的长椅上,在越来越暗的天色里,我哭了起来。不知何时,一位老人坐到我旁边,微笑着说:“孩子,你这么年轻,有什么伤心事一定会过去的。”倾诉的渴望让我不管不顾,滔滔不绝地把全部的惶恐和委屈说给她听。老人无法止住我的哭泣,她拉起我的手一直走到她的家里。那是一座破旧的住宅楼,房间摆放的用具都属于20世纪。遇到这样的好人,真像是奇迹发生。

③就这样,我总算再次安定下来了。

④老人很孤独,从不提及自己的丈夫,她只有一个儿子,一年才看她一次。老人有糖尿病,腿脚已经不便,却坚持不肯去医院。我一再追问,才知道她很久没有交国民健康保险了。我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第二天,我请假陪她去医院。老人的糖尿病已相当严重,马上会双目失明,而且很可能转为尿毒症。回家的路上,老人安慰我说:“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不要紧。”

⑤第三天清早,我把仅有的78万日元(相当于5万多元人民币)的存折塞给老人:“用这钱去住院吧。”我没给老人推辞的机会。办完了住院手续,我才知道那可怜的78万日元只够她全部住院费的五分之四。

⑥2005年初夏,为了支付住院费,我没日没夜地打工。这期间她儿子来看过她一次,扔下为数不多的钱就走了。第二个月,老人失明了,并发的尿毒症开始吞噬她最后的残躯。

⑦8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她,一位陌生的男子见到我,如释重负地塞给我一张纸说,他是公立律师事务所的藤山一行,已根据老人的意愿为她起草了遗嘱——老人已经把她全部的、根本不能叫财产的财产给了我。

⑧律师走后,老人从她那满是皱纹的脖子上把一条粗笨的铜项链摘下来,比画了半天才戴到我的脖子上。她说:“孩子,这条项链是我丈夫生前的馈赠,跟了我57年。它的主人是九条道孝的外孙,日本最著名的贵族里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人。这么多年来,这条项链是我的全部。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答应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它送给任何人,要对它不离不弃。”

⑨2005年10月,老人辞世。她的儿子拒付母亲的住院费,理由是遗产的继承人也该继承债务。那时,我还欠医院20万日元的治疗费。

⑩两个星期后,藤山律师带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找到我,他是老人的儿子,因为他怀疑母亲藏有巨额财产,要求过目一下清单,否则就和我打官司。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然而当他仔细过目了他母亲的所有遗产以及那条项链后,默默地在财产放弃说明书上签字,转身离去。

⑪而我直到2007年5月,才还清医院的债务,成了自由人。

⑫一天晚上,我反复端详那条项链,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第二天,我带着项链去了东京最权威的古董店。店主用放大镜端详了老半天后告诉我:“这的确是一条老项链,从重量上看它比铜要轻,很可能是铜皮里包裹了其他东西。”老人临终前说,最珍贵的东西不要凭表面来判断,是在暗示我什么吗?我下定决心弄清真相,于是让店主打开了那层铜皮。铜皮里有一颗硕大的钻石,大约3克拉,镶嵌在圆形的白金座中!我们都惊呆了。店主在测量了钻石的纯度与色泽之后对我说:“小姐,恕我直言,你已经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了。”

⑬老人一生困苦,至死都不肯出卖这条项链。然而我始终不解,为什么她临终前不肯对我说明真相。直到有一天,我路过藤山律师的事务所才知道,老人怕我清楚真相后在她儿子面前露出破绽,她知道我不擅于撤谎。

(有删改)

( 1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我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赏析划线词)

②“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2 )第④段中,“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不要紧”这句话反映了老人怎样复杂的心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3 )铜项链包裹着一颗硕大的钻石,这在文中有多处暗示,请分条概括。
( 4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二十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儿,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四十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知道他有多疼愛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儿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他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开起了一间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儿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儿,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看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桑伯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屏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统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儿,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嘴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儿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滿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经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已有点儿暖意,桑伯细味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把貼紧老人的新靠椅,教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把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 1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③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 2 )品味下面的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桑伯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 3 )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日”的解释: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请以“过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爬山虎

和春天一起发芽的

除了三月就是爬山虎

爬山虎是最富个性的植物和种族

看它柔嫩的藤蔓,透红的卷须

无论风雨,无论云雾

眼睛总是盯着前方

不需云梯,不要缆索

总是横着肩膀向上,不停半步

攀登,攀登,攀登

仿佛攀登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是要腾上九天剪取云霞

是要蹿上夜空采摘珍珠

——摘自李瑛《春天的故事《组诗》》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处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