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赞皇县野草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行驶 畅谈 感受 可望而不可及
B: 氧气 探险 慑像 一叶孤舟
C: 装置 宇宙 海滩 遥遥在望
D: 颗粒 故障 篮天 昂首挺立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pǔ) 奋(kàng) 人不倦(huǐ) 乎不同(jǒng)
B: 育(bǔ) 仿徨(páng) 精疲力(jié) 而不舍(qiè)
C: 射(fǔ) 能(chěng) 莘学子(shēn) 序井然(zhì)
D: 叱(zhà) 销(shí) 心贯注(qiǎn) 九连环(qū)
3、

选出不属于《水浒传》回目的一项( )

A: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B: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C: 萧云仙救难明月岭 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D: 张督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①②⑤④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③②⑤①
5、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 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D: 夏天的暴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6、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拖踏 眼框 海枯石烂 瞬夕万变
B: 懈怠 腐饰 不知所错 如丝如缕
C: 叹惋 赋与 挑拔离间 格物致知
D: 彷徨 豁然 自园其说 怒不可遏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身(fén) 神(kān) 旋(wò) 可(mǐ)
B: 岁(shāo) 炕(niào) 静(mù) 霍姚(piào
C: 洁(jiǎo) 司马(yì) 联(lóng) 公(féi)
D: 怅(wǎng) 然(jiāng) 争(sòng) 熙然(xī)
8、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 斯诺在书中用细腻的笔触写了众多红军将领:气度恢弘、学识渊博的毛泽东,健壮如虎、嫉恶如仇的周恩来,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贺龙,信仰坚定、热情真诚的徐特立,德高望重、老当益壮的徐海东……这些传奇式的人物个性鲜明,令读者过目难忘。
C: 在井冈山,红军采用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因为我军部队规模小,作战物资有限,这种战术是行之有效的。
D: 斯诺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步(lǔ) 清(chéng) 夜优叹(sù) 浑身数(jiě)
B: 愚(dùn) 阻(è) 遍群籍(jī) 繁急管(xián)
C: 琐(xiè) 伎(liǎng) 一拍合(jì) 面面相(qù)
D: 然(áng) 撺(duō) 影影绰绰(chuò) 山肴野(sù)
10、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它问题就__________了。这部__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 惟妙惟肖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B: 栩栩如生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C: 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D: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仔细阅读汪国真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回答问题。

不幸袭来的时侯

不幸袭来的时候

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

可又有什么

能阻挡花朵的芳香①

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

总是很短很短

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

却是好长好长

注:①花朵的芳香:这里借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1 )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这首诗中“可又有什么/能阻挡花朵的芳香”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

( 2 )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总是很短很短/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却是好长好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便船 屋俨然
B: 是大同 秦王唐雎曰
C: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忠属也,可以一战
D: 故人不独其亲 贤臣,远小
( 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

A: 两个文段都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但《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B: “外户而不闭”说明作者认为在理想社会当中,盗窃和害人等坏事情不会发生。
C: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是指儒家的理想社会。
D: 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和儒家的大同社会中老人和小孩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素锦旧年不负卿

张凌云

①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

②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有名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并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都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让我感慨时光的步履太匆匆,转眼间,新年已成昨天。

③这么想来,不免唏嘘沮丧,写什么样的春联都一样,再鲜活的文字都会日晒风吹褪色变形,更深一层,改变不了被时间滤旧的命运,既然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某种程度上,写春联也就是写成长,写经历,写人生。自小学到大学,每次寒假,写春联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自家要写,更多的是帮亲戚邻居写。裁纸、叠方、酝酿、挥笔,再到摊齐晾干,收拢待取,早已了然于胸,并不觉得是难事。不同的是,渐渐的,春联写得越来越少,长年在外,街坊邻居不再巴望着替他们写春联,赠送的成品春联又越来越多,那种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感觉越来越寻不到了,常常只是动笔寥寥,便大功告成,空望着还留着大半的墨汁发呆。

⑤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自己从懵懂孩童到步入中年,亲人们也一天天老去。春联还是要写,但竟找不到发挥的空间,父母亲搬到镇上的公寓,除了大门,没什么可以张贴的地方,村里的老屋已无人居住,虽然仍需贴春联,但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今回家,不需我动笔,习练书法的父亲早把所有的春联全部写完。

⑥看着年逾古稀的父亲日臻纯熟的书艺,我的眼里除了欣慰,更常常想起乡下老屋呆过的日子。世事如棋,我们顺着每一步程式走过自己的印迹,蓦然回首,发现还是那些最迷茫抑或最艰难的时光最值得回味。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信然。那时候,也曾抱怨过天气太冷,敞风的堂屋里冻得浑身发抖,手都快僵了握不住笔;也曾抱怨过事情太多,除了写春联,还得扫地除尘、置办年货,光骑自行车去镇上就得几个来回;也曾抱怨物质不丰,一年添不了几件新衣,上大学前都没穿过皮鞋……

⑦所有的足迹与过往,正如我们写过的春联,洇旧了,就重新贴上一遍。那些被撕掉的被盖住的表面看不见,却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里。我怀念那个屋檐矮小、到处灌风的老屋,就像怀念我经得住风雨摔打的青春往事,怀念那个呆在粗鄙简陋的生存环境里,却抱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乡下少年。

⑧那一幅幅叠加上去的素锦旧年,正是我们无法改变而又无限怀恋的昔日时光。我们当年饱含真情写下的各种故事,可能稚拙,也许天真,但不会辜负我们的内心灵魂,那些原初的简单的轨迹,却凝聚着我们最清晰美好的记忆。

(摘自《思维与智》2018年第5期)

【注】①:叹息、感慨。②懵懂:迷糊、不明白。

( 1 )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

( 3 )谈到写春联,作者说“既热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认为写春联有意义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文末作者说到昔日那些饱含真情的也许稚拙,也许天真的故事里,凝聚着最清晰美好的记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触呢?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具体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冲进风暴逃生

[美]米歇尔•史密斯文

莎拉四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她的爸爸是一个渔民,买不起房子,莎拉只好在小小的渔船上长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打鱼挣的钱只够生活,交不起学费,她只好依旧住在船上,还要忍受孩子们的嘲笑。

海港里渔船很多,渔民们都是日出打鱼,日落而息。一天傍晚,爸爸在船舱里喝着酒,莎拉自己坐在船头,看管着爸爸打到的一些鲑鱼。忽然,莎拉看到海平面上腾起山一样高的乌云,风也渐渐大了,船随着波浪摇晃起来。

莎拉从小到大还从没看到这样凶猛的风暴,赶忙扶着栏杆跌跌撞撞地跑进船舱,喊着:

“爸爸,快醒醒。”

“什么事?”她的爸爸摇了摇酒瓶,嘴里咕哝着问。

“爸爸,暴风雨要来了,咱们上岸躲躲吧。”

“管它呢。”

她抓着爸爸的肩头摇着他,爸爸的头撞在船帮上,他叫了起来你到底要干什么?”

“爸爸,咱们走吧,这次的风特别大。”

爸爸终于醒了酒,他出了船舱,乌云已经压了下来,狂风卷着巨浪冲了过来。

“爸爸,你在干什么?”

“莎拉,要是咱们不把船驶离码头,大风就会把它吹到码头或礁石上。我们必须出海,这样才能保住船,活下去。”

就这样,这条小船一头扎进暴风雨里,浪涛一下下撞击着船帮,莎拉吓得紧紧抱着爸爸,他正在掌舵控制着船,向着大海吼了一声:“我们能战胜你。”

在他们的头顶上方,黑云翻滚着;在他们前方,狂风卷着黑色的巨浪迎面扑来,浪尖上泛着白色的水沫,劈头盖脸地打在他们身上。莎拉的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她吓得尖叫一声。爸爸一手握着轮舵,腾出另一只手拉住了女儿。

就这样,他们熬过几个钟头,风小了很多,海浪也平静下来,天开始变晴。父女二人仍然握着手安慰对方。

他们开始掉转船头,驶向岸边。回到港湾后,四处一片狼藉。木架搭起的码头不见了,几十条渔船漂被撞得千疮百孔。

只有莎拉和爸爸的船安然无恙。

莎拉抱着爸爸说:“爸爸,你是个英雄。”

“我不是英雄。”爸爸握住她的手,“莎拉,是你救了我们。”

“爸爸。”她激动得流下眼泪,“我们一起战胜了暴风雨。”

(选自《特别关注》2012年11期)

( 1 )紧扣两个划线词,联系相关内容,说说“爸爸”精神状态的变化。

“什么事?”她的爸爸摇了摇酒瓶,嘴里咕哝着问……他正在掌舵控制着船,向着大海吼了一声:“我们能战胜你。”

( 2 )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能够逃脱这次灾难,“莎拉”起来什么作用?

( 4 )从情节和主题两方面,谈谈你对“冲进风暴逃生”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23日第5版)

请以“熬”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