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 C: 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D: 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
2、 | 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 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 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 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
3、 | 将下面消息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人民网纽约9月12日电美国宇航局NASA在本周四确认,“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到达太阳系外各恒星之间空旷的恒星际空间超过一年时间。 自今年以来,科学家一直就旅行者号目前到达的位置展开着激烈的争论。但NASA一直表示,在不能确定旅行者号周边的磁场环境发生改变之前,无法就其是否已经离开太阳系作出判断。幸运的是,科学家分别在去年的11月和今年的5月捕捉到两次有效的实验数据,两次数据都显示旅行者1号处于寒冷、高密度的环境中,意味着旅行者1号到达了恒星际空间。 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1977年9月5日发射,历经36年的旅行,终于成为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科学家也希望同时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可以沿着另外的轨迹在若干年后同样到达恒星际空间,更加丰富人类对于太阳系和太阳系以外空间的认知。 A: 美国宇航局证实“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进入恒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B: 科学家一直就“旅行者1号”目前到达的位置展开着激烈的争论。 C: “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首闯恒星际空间超过一年时间。 D: 各数据证实“旅行者1号”已离开太阳系到达恒星际空间。 |
4、 |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哽咽(yàn) 栖息(qī) 逶迤(wěi) 怒不可遏(è)B: 鄙夷(bǐ) 倏地(shū) 倔强(juè) 弄巧成拙(zhuō) C: 污秽(huì) 蛰伏(zhé) 热忱(chén) 义愤填膺(yīng) D: 嫉妒(jì) 娴熟(xián) 安谧(mì) 锲而不舍(qiè)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一文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B: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牧羊人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C: 《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D: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
6、 | 下列词语依次作了解释,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朗润:明朗润泽。 ②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③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④呼朋引伴:呼唤朋友,引导同伴。 ⑤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
7、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记叙的线索是指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事、物、情感等,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以人物“母亲”为线索;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以物“第一本书” 为线索。 B: 鲁迅为恩师藤野严九郎而作《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茨威格为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而写的《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 C: 雷电,郭沫若的《雷电颂》里有,高尔基的《海燕》里也有,都象征形形色色的黑暗势力。 D: 鲁迅的《雪》、纪伯伦的《浪之歌》和《雨之歌》,都是散文诗。《雪》通过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和朔方的雪“如粉”“如沙”,突出作者对朔方的雪的喜爱;《浪之歌》通过海浪对爱情的态度,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雨之歌》中的“雨”,是一个奉献者、使者形象。 |
8、 |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 。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船的警钟,水手们 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 。在这种情境下,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 。 A: 警戒 镇定自若 嘲弄 不慌不忙 B: 戒惧 手慌脚乱 摆布 镇定自若 C: 戒惧 不慌不忙 嘲弄 镇定自若 D: 警戒 手慌脚乱 摆布 不慌不忙 |
9、 | 下列句子表达规范、意思清楚的一项是( ) A: 不可以不否认,只想得到不想给予,只知索取不思回报,并非个别现象。 B: 非常时期,重罚治陋习,已经把“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上升至政府行为。 C: 只有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 D: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
10、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
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1年,2月间作) ( 1 )这首诗的副标题________点出了这首诗的________。诗人以________自喻,表达了________的深切之情,抒发了________的愿望。( 2 )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________,又用________比喻诗人的爱国之情。( 3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选择?( 4 )写出全诗的韵脚:________( 5 )“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的呼应又具有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更 是日更定矣/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B: 一 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C: 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然后能自强也 D: 及 及下船/徐公何能及君也 ( 2 )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3 )语段中写在湖心亭饮酒的金陵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一)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①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②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③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二)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④又四囿⑤于雪,若涂银,若泼汞⑥ , 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混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⑦可爱。寒决肌肤,清入肺腑。 (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注)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碰∶石级。③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④虚澄∶空虚清澈。⑤囿∶局限、围绕。⑥汞∶水银。⑦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 4 )同为游记小品文,语段(一)和《湖心亭看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语段(一)(二)和《湖心亭看雪》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发动机”和“压舱石”。
③“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④“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⑤“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⑥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材料二)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4 )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诺贝尔文学情结
①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生前酷爱文学,写过抒情诗、短篇小说,甚至还涉足喜剧,他在遗嘱中称:“诺贝尔文学奖应授给曾经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谁也不曾料到,这个1909年在北欧小国瑞典设立的文学奖项,竟会如此长久而剧烈地纠缠着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人的心!
②事与愿违的是,中国就是没有人得诺贝尔文学奖。自1909年设立到2001年,92年间共颁发93次,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98位作家获此殊荣。但人数最多,文学历史最长的中国无—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文学没有理想主义?没有优秀作品?历史上,中国作家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失之交臂。
③1927年:鲁迅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将被提名,但他婉然谢绝。林语堂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被提名。1975年被提名落选后,正值他八十大寿,他说;“我们要讲道理,我们对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定要抱着适可而止的态度。”
④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入围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选人中排名第—,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瑞典文学院只好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另外—名东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诺贝尔的青睐,据说沈从文、巴金继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没有下文。
⑤2000年2月份,国内媒体大炒台湾文学狂人李敖向诺贝尔奖冲击一事,称其小说《北京法源寺》被提名,着实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注入了—些活力,但马上就有人撰文质疑这—消息的可信性。不论消息可靠与否,反正最终李敖榜上无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获奖不仅为诺贝尔奖划上了世纪句号,也使中国作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成为泡影。
⑥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能获奖?为什么瑞典偏偏不发奖给中国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纪获奖,简直玄妙到近乎调戏了。高的作品在中国还远远算不上—流。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描写的混乱、水准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说无非是得力于评奖委员会的马悦然和台湾的马森的提携,二马并驾把高行健送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坛。话到此处,总会激起—股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否认的。
⑦有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作家获奖的另一大障碍。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现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历代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这就是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委员们只能读译本。且不说作品其他方面的艺术水准,单汉语语言本身的魅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设想,一个不懂中文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莫言、贾平凹们的艺术魅力?所以,不少人开始埋怨翻译水平的低下,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当然还有—些更冷静者,认为当下中国作家的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导致获奖失败的重要原因。
⑧尽管对诺贝尔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问,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说,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就不伟大,但是,我们还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国作家能在未来获奖。
十四五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