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 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B: 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 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 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疟子(yào) 更夫(gēng) 间歇(jiān) 高屋建瓴(líng)B: 寒噤(jìn) 提防(tí) 央告(yāng) 英姿飒爽(sà) C: 瓦砾(shuò) 案牍(dú) 怀揣(chuāi) 颤巍巍(chàn) D: 希冀(jì) 仄歪(zè) 歼灭(jiān) 拧头发(níng) |
3、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微博上一则深圳“看报弟”的帖子走红。图中,一名七八岁大的小学生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圳都市报》,表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B: 记者在2013年3月30日的植树现场看到,活干得最漂亮的当属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官兵们,他们挖坑栽苗一丝不苟。 C: 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D: 公园里的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湛江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喜悦和惬意。(删去“内心”或“由衷”) B: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提高”改为“完善”) C: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把“不畏艰险”和“执著追求”对调) D: 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允许更多难民入境。(删去“面对”或“使”) |
5、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娉婷(pīn) 间不容发(jiān) 伛偻提携(yǔ) B: 摇曳(yì) 更定(gēng ) 自惭形秽(huì) 浩浩汤汤(shāngshāng) C: 恣睢(suī) 拮据(jié) 殚精竭虑(dàn) 山肴野蔌(sù) D: 绯闻(fēi) 阔绰(chuò) 矫揉造作(jiǎo) 深恶痛疾(wù) |
6、 |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重庆依山傍水,各类建筑鳞次栉比 , 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鳞次栉比:赞美各类建筑排列得很密很整齐。)B: 莫言的作品与中国的土地联系相当紧密,他的语言接地气 , 乡土气息令人痴迷。(接地气:指莫言作品扎根农村,不浮华,深入生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C: 一个词语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高富帅”、“小清新”、“逆袭”、“你幸福吗”等,每一个流行话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小清新:指的是追求淡雅、自然、朴实、静谧,想在精神世界自我陶醉的一类人。) D: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的本色当行。(本色当行:指在这一行里露出本来面目。)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精心组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遇。 B: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与家父相交甚密,常有书信来往。 D: 你身上这种好作风值得全班学习,你自己也务必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
9、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B: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C: 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D: 移动通讯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
10、 |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候,用“家君”“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 B: 古人的名字里隐藏着很多玄妙的秘密:孔子,字仲尼。根据孔子的字,你可以推测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 40 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乙)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俭以养德 以德报怨 学以致用 自以为是 B: 意与日去 出其不意 词不达意 意气风发 C: 淡泊明志 志大才疏 志同道合 志在四方 D: 年与时驰 心驰神往 驰名中外 纵横驰骋 (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 翻译: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 理解:诸葛亮强调提高自身修养,需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如果放纵、轻浮则不能修养身心。 B: 学须静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理解:诸葛亮阐明学习要求所处环境安静,不受干扰。他强调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对社会有所贡献。 ( 3 )上文是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主要阐述了“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深刻道理,这是古人推崇的一种美德。结合上面文本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分析“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美德在许衡和怀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 (链接材料二)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节选自《僧怀素传》) |
送民工父亲回家
①我在北京读大学,父亲在天津一家建筑工地打工。十天前,父亲打来电话,让我买两张上周五晚上从北京西站到老家江西赣州的火车票,并强调让我回去的目的是“帮他拿行李”,父亲反复叮嘱我去天津找他时“一定要先打个电话”。
②挂了电话后,我心里隐隐地不安起来,因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在外面打工,总是快到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他现在中途回去,一定有什么事。
③上个星期五上午,我去了天津,我有父亲工地旁边小卖部的公用电话码,打过去,我很容易地找到了父亲所在的工地。
④工地被围墙圈着,几间工棚很可怜地偎在围墙的一角。工棚很矮,没有窗户,很暗。我推开门,借助从门外的光线,我好半天才看清屋里的情况。躺在床上的父亲从暗处往明处看,很容易地发现了我,他惊讶得要坐起来,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努力了半天,居然没能够坐起来,等我看清这是父亲时,我的心一沉,眼泪差点流下来了。
⑤我赶快走过去把父亲扶坐起来,然后,我坐在了他的床头。父亲很窘迫地搓着手,尴尬地笑着,像是个作弊时突然被老师发现的小学生。所谓的床,就是用砖头支起来的几块木板。不到二十个平方的这间工棚,这样的床有十多张,拥挤不堪,屋里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因为外面没有搭晾衣服的地方,大家就在屋内拉了几根绳子,把洗过的衣服搭在绳子上晾,弄得屋里很潮湿。父亲的被子被湿气弄得潮乎乎的,而父亲又患了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和腰痛病。
⑥我心里一阵难过,父亲在电话里描述的“管吃住,生活条件好得很”的情况居然是这样的!父亲之所以发窘,是因为儿子看到了他平时真实的生活。我明白他让我提前打电话的原因了,那样,他就可以提前让工友帮助他把行李带到附近的地方等我。
⑦父亲告诉我,他十多年前在工地上冒雨从卡车上抢卸水泥时,扭伤了腰,没有好彻底,落下了病根。近期在工地干活时,腰疾又犯了,痛得直不起来。医生要父亲回家好好休息。父亲说这话时,有些难为情。特别是听说我是请假提前回去时,他很是内疚,喃喃地说:“你看这事弄的!影响你上课了!”
⑧我帮父亲收拾好被子、衣服,装在一个蛇皮袋子里。我一只手拎着蛇皮袋子,一只手搀着父亲,父亲的腰很疼,每迈一步都吃力,他几乎趴在我肩上了,尽管父亲把全身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我的身上,可是,我能感觉到父亲的身体很轻,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多么健壮啊!父亲现在真的老了,为培养我与妹妹,他在众多的建筑工地上耗尽了一生最美好的岁月,强健的体魄被多年的艰辛压榨成了现在的干瘦。我别过头,眼泪终于没有忍住,顺着脸颊落了下来。
⑨见我拎着行李,大门口的保安拦住了我们,父亲向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点头哈腰地陪着笑脸,解释自己因为腰上伤病,需要回家休息。保安不为所动,冷冷地要求父亲把领工找来,态度很蛮横,我气得差点与他吵了起来,父亲连忙制止了我,他向保安陪着笑脸道:“我儿子脾气不好,你千万别和他一般见识!”然后,父亲让我搀着他找领工,父亲满脸堆笑地向领工说明了情况,并掏出自己平时抽的劣质烟给他敬上,领工把自己的好烟掏了出来,点着火,抽了一口,才懒洋洋地带着我们向大门口走去。
⑩被挡掉烟的一刹那,父亲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但很快,又变了副笑脸。几年前,我在书上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在耻辱面前,不负责任的男人往往悲壮地死去;对家庭负责任的男人往往能够屈辱地活着。我现在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在亲眼目睹中,体会到作为多年奔波在外的普通民工,为了能苦苦地支撑起家,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啊!
⑪出了工地后,父亲说:“咱们去附近的自由市场买套衣服。”我看了看父亲身上的衣服,上面沾满了洗不掉的混泥土浆。我明白父亲是想体面地回家啊,是不想让我母亲伤心。在自由市场,父亲花了60块钱在地摊上买了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
⑫想起三年前,我刚考上大学,父亲春风满面地送我来北京,高高兴兴地争着为我背着行李下了火车。现在,当父亲为我们就要耗尽心血了,我才读懂了父亲多年的艰辛,才开始为自己买笔记本电脑、喝闲酒等挥霍父亲血汗钱的荒唐行为感到羞愧,才深深懂得了父亲平时电话里“要吃好饭,别怕花钱”的深情父爱,才明白父亲在我们面前装作在外面工作很清闲、生活很好的良苦用心……
⑬在火车上的卫生间里,我帮父亲换好衣服,然后把他扶到座位上,父亲太累了,很快就在火车上睡着了,睡梦中的父亲面带笑容。多年在外辛苦奔波的父亲,多年在外艰辛劳作的父亲,多年在外受尽委屈的父亲……此刻,一定梦见了绿油油的庄稼地,梦见了熟悉的村庄,梦见了温暖的家。
(选自《时文选粹》第10辑)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父亲很窘迫地搓着手,尴尬地笑着,像是个作弊时突然被老师发现的小学生。
( 4 )文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途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工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材料二: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
请以“_____________的青春最美丽”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