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拘泥 哀悼 哗众取宠 首曲一指
B: 禁锢 箫索 信手拈来 拖泥带水
C: 璀璨 倜傥 漠不关心 大相径庭
D: 典藉 珊瑚 忍俊不禁 锲而不舍
2、下面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4、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
B: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C: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D: 《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金乌炭雕工艺精涨,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 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 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 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然闹。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资本上山热”,个别企业为 暴利,低价圈进大量林地后,很快就高价转手卖出。

②爷爷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有时到菜市买菜,有时到河边钓鱼,有时还到公园下下象棋,打打太极拳,过着 的生活。

③想通过“钓岛”把钓鱼岛据为己有是滑稽可笑的, 日本怎么包装,怎么买卖, 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铁的事实。

A: 牟取 悠游自在 无论…都
B: 牟取 怡然自得 即使…也
C: 谋取 怡然自得 无论…都
D: 谋取 悠游自在 即使…也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骆驼祥子》等。
B: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C: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D: 《世说新语》是魏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
8、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意志坚强 饱经忧患 世外桃源 坚韧不拔(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 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解说:该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解说:该句有语病)
D: 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解说:这句话是条件复句)
9、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 ⑤②④③①
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⑤①②④③
1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残损 狼籍 锐不可挡 因地制宜
B: 拂晓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维幕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D: 归咎 诘问 铸剑为犁 川流不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 1 )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清?

( 2 )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尝弹雀①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
“臣以尚②急于③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 ③于:比。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
①其人俯拾齿置于怀 徐 ②自有史官书之 当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含义。
上怒,诘故。

( 3 )从文中看,上“惧”的是 “说”的是

( 4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
B: 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 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
D: 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失忆的母亲

傅友福

①近几年来,母亲的记忆越来越差,有时候连我也认错了。本想接母亲进城好好尽孝,谁知道,母亲一来,本来平静的家,一下子炸了锅。

②母亲闲不住,一出门就搬回一些塑料袋旧报纸什么的。家里本来空间就不大,母亲这些垃圾一堆,更是没有落脚的地方了。为此,妻和儿子都意见很大。我也和母亲谈过,让她别这么做了,家里并不缺这点钱。可母亲不听,说是我们刚买了房子,经济不宽余,这些废品一出手,也能换点钱。

③这还不算个事,更严重的是,母亲一走出小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每次被警察送回来,我和妻都告诫母亲,让她别走远了,可母亲一出门,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越走越远。

④我们合计再三,决定请一个小保姆。小保姆请来后,母亲有人陪着,我们也可以放心工作了。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走失的记录了,可我也发现,母亲的情绪却越来越低落了。

⑤这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发现母亲正拿着父亲的照片发呆。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我知道母亲的苦,也清楚母亲对父亲的感情。当下,我坐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缅怀父亲。

⑥30年了,不知道他在那边可好?他要是还在的话,也是个老头子了。母亲叹了口气,好象是对我说,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语。

⑦我说妈,您健健康康的,父亲在那边才会安心。母亲点点头。劝说一番,我就回自己房间了。

⑧后来,母亲的精神好了很多,我们也稍稍放宽了心,看来母亲慢慢适应了。

⑨这天下班后,却发现母亲和保姆都不在家,接到保姆的电话,才知道母亲再一次走失了。

⑩我们四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不得已,到派出所报了警,期待着警察再一次将母亲送回来。

⑪可是这次却杳无音讯。

⑫正当我们焦心似焚的时候,家里堂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回到家乡了。

⑬这怎么可能?她怎么搭车回去的?母亲可是患了失忆症的。

⑭我们急忙赶到家里,发现母亲拿着一顶军帽,站在村头的龙眼树下发呆。我忍不住责怪母亲不该这样,让我们一顿好找。

⑮母亲说,孩子,你们都很忙,我不想连累你们,所以就回来了。虽然我记不得其他东西,但回家的路我还是知道的。特别是这颗树。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

⑯站在一边的三伯告诉我,当年你母亲就在这树下送你父亲去当兵的。而今天,正是父亲和母亲订婚的日子。

( 1 )“本想接母亲进城好好尽孝,谁知道,母亲一来,本来平静的家,一下子炸了锅。”那么,母亲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比较头疼?

( 2 )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3 )“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5 )关爱空巢老人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读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泰山魂

①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的一所大学任教。仲夏时节,系里组织老师们赴泰山旅游。那一天,晴空透着迷人的蔚蓝,我和同事们背着大包小袋,开始了登山的旅程。

②那时,我对爬山毫无经验,仗着年轻力强一路小跑,把同事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没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喘起来。回头时,发现后面跟上来一股奇异的人流,仔细打量才发现是一队换着担子上山的农民。他们大多赤裸着上身,驼弯的脊背显示出常年劳动的艰辛。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不一会儿,擦汗的毛巾就能大把大把地拧出水来,滴在石阶上,瞬间又被蒸发掉。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如此陡峭的山路,如此沉重的负荷,如此危险的爬登,他们要付出多少生命的能量和健康的代价?

③刚到中天门,我的胸膛闷涨得仿佛要爆炸一般,双腿像灌了铅,一步也挪动不了了。刚刚被我落在后面的挑夫们都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走在最头里的在歇脚时跟我打了一个照面,这是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身板结实,目光有神,脸上凸凹的皱纹道出了他一生的沧桑,左肩上有一块明显的疤痕。不多久,又赶上来一位小伙子,轻声地喊了老汉一声“爹”。

④老汉向我直摇头。“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我连回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

⑤几句攀谈,我了解到挑夫们都是山下几个县的农户。因泰山上要修建缆车、扩建宾馆,急需各种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他们就借此机会集体外出打工。我好奇地问:“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告诉我,不按天算,挑到山上论斤称,有多少算多少。“那称一斤给多少?”他似乎很不情愿回答这个问题。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道,就几分钱。我差一点吼出声来,这么重的活,这么一点报酬,你们也干?“养家糊口呗。”停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⑥简直不可思议

⑦以蜗牛速度爬山的我,几乎是和老汉并行了。这时感觉自己带的物品和身上的每一个配件,都成了累赘。老汉向我招招手,示意我把背包水壶放到他的担子上。我告诉他,这可不行。你已经是千斤压顶了。“我付钱,行不?”他瞪了我一眼,没说一句话。他儿子过来把我的东西“抢”了过去。我太累了,半推半就地把行李交给他们。

⑧我跟在他们后面艰难地爬着,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来前听说泰山上做小买卖的,心可黑了,漫天要价。我摸摸口袋里有限的一点"财富",真怕人家狮子大开口。好容易捱到了山顶上南天门的聚集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当我操着钱四处寻找老汉的时候,他儿子气喘吁吁跑过来,把背包水壶交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人影就不见了。我又一次不可思议地站在原地。

⑨大家刚刚安顿下来,突然传来同行的一位老师得急病的消息。只见这位老师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呼吸急促,我们匆匆请来山顶宾馆医务室的大夫。他告诉我们山上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必须尽快送往山下的医院。大夫支招,让我们赶紧去找泰山挑夫,或许他们有办法。

⑩我急忙去找同行的老汉。很快就在啃着大饼的民工人群中发现了他,向他说明情况,请求援助。我话音未落,他噌地站了起来,约了三个同伴,说“带路,救人要紧!”。他们让患病的老师盖着被子躺在床板上,用头上的布带连成长绳,把人紧紧地捆绑在床板上,防止下山时床板倾斜人会滑落。四位民工每人把住一个角扛在肩上,出发了。

⑪我拿着一小叠钞票递给老汉,“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劳务费?”

⑫“什么劳务费?”

⑬“就是工钱!”

⑭老汉严肃起来,紧绷着脸,说了四个字:救人要紧!我紧追他不放,把一沓钱塞在他手中。他瞪了我一眼,快速地抽出几张钱币,余下的一股脑儿塞在我上衣口袋里。“俺们留下一顿大饼钱,够了。”"迎着扑面的热浪,他们急匆匆出发了。

⑮咔嚓!我快速摁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那是四位中年农民,他们肩扛着用床板临时搭就的担架,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每当我翻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那是我经受的一次灵魂的洗礼。

(作者李复威,文章有则改)

( 1 ).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并填空。

①偶遇泰山挑夫,传授爬山技巧——②A________——③感谢泰山挑夫,帮我分担行李——④B________

(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

②结合语境,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简直不可思议

(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的理解。
( 4 )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可选文题: 初二,我成长着 那一刻,梦想花开

要求①两题任选一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