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邵阳市隆回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狭(yì) 恿(sǒnɡ) 岩(jǐ) 不足道(wēi)
B: 离(tuō) 污(sè) 待(nüè) 轻怕重(zhān)
C: 实(jiàn) 突(wù) 派(qiǎn) 堂大笑(hōnɡ)
D: 鄙(báo) 纯(cuì) 伏(quǎn) 不关心(mò)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她两腮红红的,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显得那么羞怯
B: 他匍匐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地监视着敌人。
C: 王大爷打扮得花枝招展 , 面貌和以前完全两样了。
D: 球场上人声鼎沸 ,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瑟夫用不着吃这牡蛎,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这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B: 天气陛下在陆地上乱发威风,在海洋上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C: 黄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一视同仁
D: 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5、水浒英雄中,地煞星有( )位。
A: 69
B: 70
C: 71
D: 72
6、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簌 消声匿迹 污篾 自圆其说
B: 复盖 分崩离析 严竣 不知所措
C: 迁徙 光明正大 推崇 相辅相成
D: 彷徨 曲径通幽 决择 格物至知
7、下列对句子的语病分析及修改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用词表意不当,应把“一个个”改为“一个又一个”)
B: 教育局长特别叮嘱几个学校的领导,一定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做好、(语言表达产生歧义,应该把“几个学校的领导”改为“学校的几个领导”)
C: 这个小伙子很爱健身,天天都进行锻炼,把身体练得身强力壮,健壮结实,强壮有力。(堆砌词语,重复累赘,应该把“身强力壮,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改为“健壮结实”)
D: 张燕成绩优秀待人热情学习勤奋所以我们推举她当班长。(语序混乱,缺乏条理,应该把“成绩优秀,待人热情,学习勤奋”改为“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待人热情”)
8、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诗人痛恨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坚持以一己之力去改变社会的愿望。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用对偶的手法表现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时期一封家信的珍贵,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焦虑心情。
C: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其一)》“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9、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险象迭生 惊慌失措 沥尽心血 嘎然而止
B: 中流砥柱 鳞次栉比 连声诺诺 风雪载途
C: 莫忠一是 觥筹交错 一抔黄土 长吁短叹
D: 海市蜃楼 乐此不疲 周道如底 格尽职守
10、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C: 高林村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坐落在大板瑶、细板瑶、花头瑶等少数民族聚族而居纯瑶族村。
D: 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象、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红军远征二万五千里的风雨历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①朱淑真:宋朝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自幼聪慧,但婚姻不幸,其诗多幽怨之情,曾与李清照齐名。②烛花:即灯花。

(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B: 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
C: “凉”字是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视觉状态写触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D: 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 2 )“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仲淹二岁而孤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粥而读________ ②以水沃面________

③乃至被受贬________ ④由参知政事守邓州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3 )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人造皮肤

①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它好似一件天然的外衣,每天行使着“守门人”的职责,帮人类抵御外界侵袭。但是一旦这件“外衣”发生烧伤、烫伤、溃疡,要想恢复可不是衣服那样随便拿针线缝好就行。

②过去,对于烧伤与溃疡患者,治疗上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术,即医生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块完好的皮肤,重新植入烧伤部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不仅会造成新的创伤,同时在无“墙”可拆、无自体皮肤可用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更多严重的后果。

③20世纪80年代,外国科学家先后研制出多种人工真皮,如来源于异体或异种(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以胶原为主要原料经冷冻干燥后形成的海绵状胶原膜,此外,还有透明质酸膜、聚乳酸膜等。这些人工真皮的基本特点是可诱导自体的组织细胞浸润生长形成新的、结构规则的真皮样组织,从而重建真皮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成功将这种复合皮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但是复合皮制作费用十分昂贵,移植后存活率只有50%左右,所以很难普遍推广。

④我国对人工皮肤的研究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验,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皮肤已于近期率先在陕西省西安市临床应用。

⑤据专家介绍,这种人造皮肤直径约6厘米,厚度为2毫米,外形看起来就像张饺子皮。其来源于被割掉的,没有受过污染、最为纯净的新生儿包皮。这种将包皮的细胞消化、分离、培养后提取真皮组织和表皮组织,而后再将表皮细胞、真皮纤维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支架上重新长成的“人造皮肤”,不仅具有真皮层和表皮层,在色泽、质感、生物相溶性上也都实现了以假乱真,很美观。这种“人造皮肤”材质来源广、价格低,体外构建了含表皮细胞的复合皮,并用于修复深度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存活率高,一些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⑥该人造皮肤可用于烧伤、烫伤、溃疡在内的皮肤创伤类以及皮肤缺损患者。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就像用创可贴一样,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内包装,小心清洗皮片,去除残余液体,然后分清正反面揭除尼龙膜,贴在创面,之后用纱布包住即可。专家说,目前临床使用过的患者,没有出现排异反应,一般在贴人造皮肤期间,患者也没有任何感觉,不痛不痒,以后就和自体皮肤一样。

( 1 )细读第②段文字,给“自体皮肤移植术”下个定义。
( 2 )第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结合这两节内容回答。
( 3 )细读第③段和第⑤⑥段,指出外国科学家研究的人工真皮与中国科学家研究的人工真皮,使用之后各自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 4 )链接材料: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2日下午,正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片场发生意外,台湾艺人Selina(S.H.E成员之一)和内地艺 人俞灏明因为一场爆破戏而导致严重烧伤,之后被送往上海瑞金医院紧急治疗。事后selina经纪人证实Selina全身54%严重烧伤,近八成是三度烧伤,主要分布在背部和四肢。

细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中的知识。你认为Selina在自体皮肤移植、国外人工真皮、中国人工真皮三种选择时,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⑪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 2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________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________

愉悦

猜疑

________


( 3 )语言品味。

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4 )第②段或第⑩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 5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