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宁夏平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 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 诈骗分子推陈出新 , 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 《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2、

选出下列敬辞与谦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说“久仰了”。
B: 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敬请斧正”。
C: 询问长辈的年龄时,说“贵庚”。
D: 跟对方称呼自己的母亲时,说“家慈”。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包(līn) 眼(kuàng) 花团锦(cù)
B: 制(pào) 娌(zhóu) 重叠嶂(luán)
C: 息(bǐng) 伏(quán) 名其实(fù)
D: 默(qì) 如(pì) 荡然无(cún)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澎湃 澜语 芳草萋萋 鞠躬尽萃
B: 筹画 仰慕 亦复如是 妇儒皆知
C: 荒谬 延绵 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D: 踌躇 宰割 契而不舍 杂乱无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
B: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是每一则消息都必不可少的。
C: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D: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选自《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略有改动。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21·世纪*教育网
B: 《最后一课》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作品,课文以德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为背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师生上最后一堂母语课的情形。
C: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咂摸出平淡生活味,琦君的一杯《春酒》浸润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D: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的名篇。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看得出,他对新的工作感到满意,心情很好,否她就不会对我这样娓娓而谈了。
B: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开卷有盏的感觉。
C: 在反腐败问题上,越容忍,腐败行为会越肆无忌惮。
D: 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在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9、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 “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 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 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0、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系列活动的颁奖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 , 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 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 声震天地!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洪江古商城萍水相逢 , 别提有多高兴了。
D: 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癖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 ]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1 )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 2 )写出诗的颔联所展示的画面及隐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减。)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既而辽以问羽 ________

②时羽请诸将饮食相对 ________

③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________

④羽为流矢所中 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浪险句子断句。(限断3处)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 3 )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 4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默写。
( 1 )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 2 )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云大作》其二)
( 3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而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4 )谭嗣同《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5 )诸葛亮《诫子书》中,阐述懈怠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风吹哪页读哪页

丁立梅

①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②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③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舍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④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一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⑤那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杂志。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一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

⑥一个夜晚,我去借书,一个人走上六七里的路。乡村的夜,寂静,村庄安睡在轻纱般的月色里。偶有两声狗吠,叫过一阵,复又归于宁静。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片飘着的叶。我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嚓嚓嚓,嚓嚓嚓。单调,孤独,内心却充实。新借得的书,安静地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⑦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做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

⑧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

⑨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⑩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

⑪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⑫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⑬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在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选自《情感读本·意志篇》 2010年第2期)

( 1 )作者围绕“读书”写了自己小时候的哪些事?

( 2 )文中第⑥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 3 )试从修辞角度从下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①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

②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 4 )“风吹哪页读哪页”,最后一段作者描绘了自己惬意的读书生活,你理想的读书情景是什么样的?请充分发挥想象,描绘出你读书的理想情景。(5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请以“我最不能忘记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时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泄露校名、地名、人名等考生真实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