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广州恒大队终于实现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三连冠”的梦想。B: 网传天燃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 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尽管马来政府一再解释,但仍然难辞其咎。 D: 日本在亚信峰会上的发言与其实际行为大相径庭。 |
2、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附和(hé) 授予(yǔ) 裁剪(cái) B: 袍子(páo) 忙碌(lù) 滑稽(jī) C: 御聘(pìn) 钦差(qīng) 急迫(pò) D: 分外(fèn) 更衣(gēng) 称职(chèng)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B: 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 《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将对古城墙的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D: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的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创建活动中。 |
4、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 《背影》——朱自清——现代 C: 《钱塘湖春行》—刘禹锡——唐代 D: 《丑石》——贾平凹——当代 |
5、 |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______中国大地、具有______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________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__________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A: 植根 深厚 强大 持续推动 B: 根植 宏大 顽强 不断推进 C: 植根 深远 强大 不断推动 D: 根植 厚实 巨大 持续推进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节能空调标准由850元调整到250元,下降了3倍多。B: 电脑系统的开机速度、运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硬件的配置。 C: 温州动车事故以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小伊伊的身体状况。 D: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在2011年10月31日,地球总人口数大约70亿左右。 |
7、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书信中还多处表达对傅敏妻儿的关心。 D: 《傅雷家书》是傅雷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
8、 | 下列横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春山水,在游人的眼里姿态万千:盛夏,黄公望公园竹林探幽,平息烦燥不安的心;寒冬,龙门山杏梅尖与夏秋景致迥(jiǒng)乎不同,雪景洁净美丽。 B: 在这样荒僻的村庄里,人们对乱砍乱伐的现象也是深恶(è)痛绝,自觉组建了护林队,积极护林,保护山林资源。 C: 在课文里,我感受到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挚(zhì)痛的爱国情怀,见证了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 面对爸妈的严厉诘(jí )问,我只能偷偷攥紧衣兜里发烫的手机,低头靠在门框上,两脚就像嵌进地里一样。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萌发(méng) 翩然(piān) 连翘(qiào) 农谚(yàn) B: 两栖(qī) 漂移(piāo) 褶皱(zhě) 陨石(yùn) C: 缄默(jiān) 龟裂(jūn) 迁徙(xǐ) 沼泽(zhǎo) D: 瑕疵(jiá) 沟壑(hè) 遗传(yí) 搁置(gē) |
10、 |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叛逆 污秽 晨曦 人情练达B: 静谧 禁锢 馈赠 引颈受戮 C: 焦灼 宽恕 狡黠 广袤无垠 D: 羁绊 琐屑 旁鹜 和辙押韵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完成小题。 ①度已失期 ③为天下唱 ②楚人怜之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 ( 2 )下面划线字的意义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怅恨久之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 楚人怜之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 )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① ② 这样做的作用是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 1 )全文依次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 2 )阅读第②段,赏析两个“轻轻”的表达效果。( 3 )第⑧段对家人过“端午”及“猫头小布鞋”等童年生活进行描写,似乎与中心无关。请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4 )文章以“姥姥的端午”为题,有哪些作用?( 5 )比较以下两段材料,说说在描写角度方面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分别有什么作用。材料一: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奶奶的端午》)
材料二: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前有一株古榕树。
一日清晨,一个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笤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徒弟满腹疑惑地诉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着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埋没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有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 1 )徒儿为何愁容满面?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 ▲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