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契约(qiè) 揽住(lǎn)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B: 卸却(xiè) 赔礼(péi) 排解(pái) 如释重负(shì) C: 恩惠(huì) 缠着(chán) 循环(xún) 自投苦海(tóu) D: 坟墓(mù) 大抵(dǐ) 达观(guān) 心安理得(ān) |
2、 | 下列那部作品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 ) A: 《平凡的世界》 B: 《穆斯林的葬礼》 C: 《尘埃落定》 D: 《狼图腾》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B: 被称为“美国张海迪”的残疾女作家金·史密斯·凯文虽然双目失明,但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灼灼燃烧的生命之火温暖他人,她这样的生命是多么生动完美啊! C: 加强发挥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领域的作用,能够拓宽沟通渠道,有效解决旅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D: 醉酒驾车之所以屡禁不鲜,主要原因是在于民众抱着侥幸心理和蔑视生命的结果。 |
4、 | 关于《巍巍中山陵》一文的说明顺序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钟山——陵墓——碑亭——祭堂前平台——祭堂——墓室 B: 由远及近,先远看,交代方位及钟山的景色,再从远处勾画中山陵园的规模、轮廓、树木、祭堂石阶、色调等。 C: 由北向南。先介绍墓室,然后介绍祭堂,再介绍石牌坊。 D: 从总体到局部。先介绍总貌,再分别介绍各个组成部分。介绍墓室时,也是先介绍总的情况,然后再分别介绍各部分。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帮助小林提高成绩,老师想尽办法,真是处心积虑啊。 B: G20杭州峰会落下帷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G20峰会文艺晚会。 C: 这次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初三了,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6、 | 下面各句的诵读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恃才放旷(sì) 重蹈覆辙(chè) 谮害(zèn) 佯装(yáng)B: 面面相觑(qù) 诺诺连声(nuò) 佝偻(guōlóu) 亵渎(xiè) C: 囊萤映雪(láng) 廓然无累(guō) 逞辩(chěng) 诓骗(kuāng) D: 强聒不舍(qiáng) 恪尽职守(kè) 惘然(wǎng) 尴尬(gàgān) |
8、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B: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具备见异思迁的眼光,才能发现:美,无处不在。 C: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球赛我是去定了。 D: 虽然我们已经为这次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掉以轻心。 |
9、 |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是名词的是( ) A: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B: 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 C: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 D: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
10、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B: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 1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①与民由之________ ②贫贱不能移________ ③俄有使使止之________ ④见闻者无不流涕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居天下之广居。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 3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 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 “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 4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跟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通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模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1 )纵观全篇,下列紫藤花的哪一个特点给作者带来了最强烈的感受?( )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身上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身上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他极大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青少年该如何对待时下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短文表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1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