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B: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上网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C: 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 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诗名____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___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②③⑥B: ①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
3、 | 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 比喻 反复 对偶B: 拟人 对偶 排比 C: 比喻 对偶 排比 D: 拟人 反复 排比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阴晦(huì) 拮据(jié) 恣睢(suī) 媚上欺下(mèi) B: 陨落(yǔn) 嗤笑(chī) 栈桥(jiàn) 根深蒂固(dì) C: 汲取(jí) 诓骗(kuāng) 瑟缩(shè) 咬文嚼字(jiáo) D: 诘难(jié) 惘然(wǎng) 狡黠(jí) 歇斯底里(xiē) |
5、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蜷缩(quán) 哽咽(gěn) 踉踉跄跄(càng) B: 蹊跷(qī) 诧异(chà) 毛骨悚然(sǒng) C: 风靡(mǐ) 关隘(ài) 退避三舍(shè) D: 妯娌(zhóu) 侏儒(zhū) 如火如荼(tú) |
6、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旦”“丑”是中国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体。 B: 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
7、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省政府要求各地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早处置、早预警、早排查,确保群众安全。 B: 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学生熟悉井适应了“网课”这种居家学习的全新模式。 C: 成都凭借自身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丰富的赛事经验,成功获得了2021年世界大运会举办权。 D: 武侯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的优质在线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
8、 | 对下面语段所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黄蓉)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朱子柳)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 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 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地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 (选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 A: “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此处的“冠者”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的“冠”相同, 都是指年过三十、堪称大丈夫的男子。 B: “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此处的“经书”与《陋室铭》中“调素琴,阅金 经”的“金经”一样,都指儒家经典书籍。 C: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黄蓉的理解是正确的。古时,“女子二八年华”,即 指女子16岁;“山行六七里”,即指沿山路走42里。 D: “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这是巧妙化用《论语》中的名句“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9、 | 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过零丁洋》和《己亥杂诗》不属于同一朝代的作品。B: 《行路难》和《渡荆门送别》不属于同一诗人的作品。 C: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属于同一文体的作品。 D: 《次北固山下》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边塞诗类型的作品。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 B: 几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删去“学校的”) C: 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D: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在“保护”后加“意识”) |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 1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 )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彰谓左右曰________ ②对曰________ ③但当涉猎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是:( )A: 大祖尝抑之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而好乘汗马击剑 学而不思则罔 C: 使各言其志 其一犬坐于前 D: 好为将 为人谋而不忠乎 ( 3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卿今当涂事,不可不学!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4 )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
交友之道
周国平
①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诚信对待。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②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③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④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⑤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⑥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静默,不去打扰他,这也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⑦某哲人说:朋友如同衣服,会穿旧的,需要时时更新。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⑧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点,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⑨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⑩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 1 )作者提到“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怎样的做法能体现对朋友的尊重。阅读曾业桃的《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C“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馨;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书写清楚,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