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本溪市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意境萧疏。
B: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
C: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D: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2、下列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采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深沉的爱及为祖国美好明天献身的强烈愿望。
B: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黎明”象征人民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C: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升华。诗歌第二节的一问一答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腔。
D: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者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这种寓情于形象的写法,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谐奏 巫喉咙 巫桑梓 矗立 形销骨立
B: 娉婷 巫琉璃 巫鄙夷 羡幕 面面厮觑
C: 肥硕 巫蔑 骨髀 抠出 轻而易举
D: 诓骗 豢养 颠倒 盘缠 单食壶浆
4、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结果 果断 奋不顾身 整装待发
B: 头子 轻视 损人利己 见义勇为
C: 领袖 赞扬 宽宏大量 大公无私
D: 发动 保护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行至蛇盘山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吓跑了。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唐僧西天取经。
B: 《夜莺和鹞子》中夜莺没有因为自己的乞求而被鹞子手下留情。
C: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武松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D: 有条英国船在荒岛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杀死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离开了荒岛。
6、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kǎi) 巢(kē) 憔(zùi) 仿(shàn)
B: 一时(shà) 脸(jiá) 笑(nì) 菡(dàn)
C: 搓(niǎn) 刺(fěng) 难(kàn) 确(zuó)
D: 优(yǎ) 酿(yùn) 黄(yùn) 应(hé)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杀(lù) 劫(lüè) 惨绝人(yuán)
B: 志(shǐ) 挑(xìn) 无处形(dùn)
C: 慰(jí) 枯(hé) 人听闻(hài)
D: 语(yì) 悍(piāo) 振聋发(guì)
8、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9、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围灌木蒙丛:草木茂盛的样子
B: 主人处处之:殷勤招待
C: 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D: 颓然碧窈:草木丛
10、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夫观人风者得焉

A: 期待
B: 盼望
C: 等待
D: 希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 2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居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①吹豕之法:吹豕,即吹猪,吹豕之法是指屠户杀猪的时候,为了剥皮方便,往往在猪的一只脚上割出一个小口,然后用嘴对着这个口吹气,直到猪皮与肉分离。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担持刀________ ②一狼其中________

③狼苫中探爪入________ ④直不能屈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遂负之以归。

( 3 )乙文段中有一句话与甲文开头写屠户处境的内容相对应,这句话是“________”。
( 4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 1 )文章开头引用古人的谚语和老话,有何作用?
( 2 )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
( 3 )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

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

( 4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根——胡杨的生命支柱
杨文丰
①胡杨之所以如此倔强,靠的是其拥有非同寻常的根,伟大的根。
②植物学认为,根,从总体而言,是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进化而形成的向下生长的器官。根以吸输水分、贮藏养分和固着主干,作为自己的“生命职能”。
③别以为所有的植物都有根。世界上只有五分之二的高等植物拥有真正的根,有些低等植物看上去似根的东西,其实并不具备根的构造,是假根。也别以为所有的根都隐藏在地表下,这地球上,也有植物的根以空气为家,更适合长在空气中,甚至有向上生长的根。根的家族,由主根、侧根、不定根、攀援根、支柱根、呼吸根和寄生根等构成。
④胡杨的根,以深扎、撑起一片生命的绿为自己的使命。胡杨的主根深可入土10米,侧根则宛如章鱼的触须,伸长范围可远达30米。胡杨的根部细胞不会受到碱水的伤害,反而因其浓度较高而可从富含盐碱的水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胡杨的根炼就了从深深的地层吸取和输送水分的能力,保证其生命常绿。
⑤胡杨从自己的根部直接萌生幼苗。由于根随水走,所以胡杨无形中就成了一种随河流走的植物,在茫茫沙海中顽强地生存着。沙漠的河流总在频繁变迁,呈脉状细线,因而胡杨的“足迹”在沙漠中相应也就呈现线状分布。所以,把胡杨的根称为“生命的航母”一点也不夸张。
拥有强大根系的胡杨,一棵棵都是气宇轩昂的八尺男儿。当然,如果胡杨被断臂折腰,在断口处,会溢出一股清亮的液体,如同人的伤心泪,这就是著名的“胡杨泪”。胡杨泪经氧化、蒸发留下的白色(或黄色)结晶物,便是胡杨碱。胡杨碱是酵头发面,也是治胃病的良药。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要没有来自人类的“飞来横祸”,自然生长的胡杨不会轻易流泪。坚强而生生不息的根,让胡杨以高傲的姿态笔直地向着高处生长。哪怕是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沙漠,这伟大的根支撑着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
⑦作为胡杨生命支柱的根,难道不是其精神得以挺拔的根源么?(本文有改动)

( 1 )填空,完成本文内容和结构梳理图。

( 2 )第②段中划线的“从总体而言”有何作用?

( 3 )⑤⑥两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4 )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5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世界上有些植物的根既不是生长在泥土中,也不生长在水中。
B: 第④段中列数字是为了具体说明胡杨树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C: 胡杨碱为白色结晶物,可做酵头发面,也是治胃病的良药。
D: 第⑥段写到“胡杨泪” 可直接突出胡杨树根有着特殊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一)书籍带我们走进一个个美丽的天地,它们是重要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它们对生命的追寻让我们的心灵震撼,它们是重要的。父母的爱和教诲,使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他们也是重要的。……从身边的物事、难忘的经历、心灵的角落去挖掘,这些“很重要的”会从星星点点,变得宏大磅礴。

请以“ ,对我很重要”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台湾歌手黄大炜在《阳光之吻》中唱道:“有阳光的地方,叹息不表示悲伤;有阳光的地方,失望不再是绝望……有阳光的地方,他们都说我长大后要坚强,才可以忍受成长时的创伤。”的确,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阳光不但给自然界的万物带来生机,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希望和力量。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