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安庆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吉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次他练习“辨年龄排座位”。他共排列了四组,其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稀 ②垂髫 ③不惑 ④花甲 ⑤弱冠 ⑥而立 ⑦知天命 ⑧耄耋

A: ①⑧④⑦③⑥②⑤C.②⑤⑥③④⑦①⑧
B: ⑧①④⑦③⑥⑤②D.⑤②⑥③⑦④①⑧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次数学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B: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C: 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丽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富春江雄起秀丽的景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渴望为人所赏识干一番大事业的愿望。
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却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度,他的代表作为巨著《战争与和平》以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 宋濂在《马说》综激励我们读书要“勤且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D: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浪之歌》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抒写了他对自己祖国的深切思恋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家圃/山门圮
B: 我酌油知之/蒙辞军中多务
C: 释担立/康肃笑遣之
D: 当求于上流/其反激
5、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 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 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 无穷匮:无穷无尽。
6、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会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 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惧是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争锋相对。
C: 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D: “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切忌不要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发现了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C: 那里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D: 《荷叶·母亲》是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一首借景抒情散文诗。
8、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9、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 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绿色蝈蝈》是他的代表作。
C: 《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宋代著名作家马致远
D: 散文《风筝》中的“我”就是作者鲁迅
10、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xī) 养(juàn) 筹交错(ɡōnɡ)
B: 广(mào) 恶(lüè) 无消息(yǎo)
C: 职(chèn) 形(jī) 笔耕不(zhuì)
D: 洗(dí) 护(bì) 无动于(zhōn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①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②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 1 )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 2 )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敌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

(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与群臣论盗 一狼得骨
B: 朕当奢省费 国怀乡
C: 是数年之后 经丧乱少睡眠
D: 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民之所以为盗 客之美我
B: 犹割肉充腹 能径寸之木
C: 君富国亡 学不思则罔
D: 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 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法禁止百姓偷盗。
C: 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 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了。
(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②故人君之患,则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诗词大会”的报道阅读

【新闻报道】最近,杭州与诗词的缘分不浅。一周前,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而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之一的方笑一,带着他的新书《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来到杭州,与读者分享如何成为一名诗词达人。

昨天的现场很是热闹,互动环节甚至一座出现抢话筒的场面,讲座结束时,方笑一被妈妈们团团围住,询问如何教小朋友背诗。

《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第二季中的武亦姝,第三季中的雷海为,都是大热的选手。

【记者采访】方笑一是第二季、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海选面试的评审,他告诉记者,大多数选秀节目参赛选手水平每况愈下,可报名《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水平却一届比一届高,一些选手水平高到令专家都震惊。

比如第三季决赛“诗词接龙”环节中,12岁的上海小朋友钱子昂用五代蜀后主王衍的《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破解了第三季亚军彭敏的“必杀技”“后不见来者”,赢得专家们一片掌声。

据方笑一的了解,熟记诗词并不是所有选手的“童子功”。不少人是看了节目之后,才被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能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诗词之所以能在当下形成热潮,主要原因是,这种短小精练的文本,相较于其他的文学样式,更符合现代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

方笑一举了刚刚拿下第三季《中国诗调大会》总冠军的雷海为的例子,他认为,这位外卖小哥1000多首的诗词储备。正是充分利用了工作间隙中大量的碎片时间。

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会加深对诗调的理解与记忆。

方笑一告诉记者:“其实,古诗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它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你的心,你的人生,你的世界,息息相通。”

他个人比较喜欢的出题方向,就是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他举了一道自己挺喜欢的题目:宋代朱敦儒《朝中措》词中“汤饼如丝”中的“汤饼”,是今天哪种面食的前身?A.汤面;B.汤包;C汤圓。

方笑一说,这道题的思考方式有很多,有知识储备的人可能会知道,汤饼类似于今天的汤面,还会想到魏明帝请何晏吃热汤饼的典故。假如不知道的话,从后面“如丝”的形容里可以推断出所描述的食物形状是细长的,就能得出汤面的答案。

“我们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文地理、饮食医药,而诗词正是打开中华文化这座宝库的钥匙。”方笑一说。

【专家支招】想要成为“诗词达人”,你要学会下面几招。

第一招:图。

相比文字、图像更有助于加深记忆。明朝时,就出过《唐诗画谱》。在读到一些描写景致的诗句时,可以去网上搜搜图片,就算不能还原诗句中的意境,但能在脑海里形成场景,帮助你记忆。

第二招:唱。

很多人都有课文记不住,但歌词却忘不掉的体验,这就是音乐旋律的功劳。诗词本身就有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如果配上旋律,更能进一步加深记忆。

第三招:用。

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我们也不妨在合适的情境下,在朋友圈甩一两句古诗表达时下的感受。比如天冷下雪想喝酒,可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情有趣,心有关犀的朋友自会来点个赞。

教孩子背诗,可以将诗带入到现实情境中。 比如出去玩看见色彩缤纷的小鸟,就可以背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愉悦感。

第四招:脑补。

如果说前三招是加深记忆的辅助之法,那么最后这招是成为诗词达人的根本,那就是读。读是有技巧的,可以大开脑洞,展开想象——比如跟随王维去“行到水穷处,空看云起时”,看他看过的风景,走他走过的路,眼前是山涧涓涓细流,坐下抬头看到远处的云蒸霞蔚。这些只属于你想象的画面,会成为诵读诗词时最好的伴侣。

( 1 )下列对材料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加深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能熟练掌握。
B: 《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可以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古诗词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读者的心,读者的人生,读者的世界,息息相通。
D: 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结合情境的观察,可以加深记忆。
( 2 )结合【专家支招】部分内容说说下面古诗适合哪种方法记忆,并阐述理由。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3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第三季《中国诗同大会》总冠军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 4 )《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方笑一,喜欢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如“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这首出自苏辙笔下的诗歌,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水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⑦住院的几天里 ,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

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 1 )文中记叙了“我”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哪几件事?
( 2 )请概括回答选文⑦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3 )请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

( 4 )文中多次出现对寒风的描写,谈谈你对选文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的理解。
( 5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父爱总是含蓄而深沉的,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 6 )文中第④段写“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属于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本学期我们学过小说《驿路梨花》,你是否也和文中的梨花姑娘等人一样,被文中乐于助人的精神所感染,也想自觉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呢?

请你以“帮助”为题目作文。

温馨提示:①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